当前位置: 明智屋首页> 莘淳传小说>莘淳传最新章节列表 >莘淳传最新章节  明智屋APP下载地址!
直达页面底部
莘淳传-第四十三章 得失
更新时间:2021-02-22  作者: 墨玉清幽   本书关键词: 言情 | 古代言情 | 宫闱宅斗 | 莘淳传 | 墨玉清幽 | 明智屋小说网 | 墨玉清幽 | 莘淳传 
正文如下:
这个时候宫里来人!

陈大人与永安侯刚送走魏国公,一面往内院走,一面问道:“可是妹婿请的霍太医?”

永安侯脸色很不好看。

霍太医与洪盛一样,曾是太宗皇帝晚年的御用太医,医术精湛,皇帝初登基时曾想处治他,是淳王出手保下了他,如今成了郭太妃的专属太医,他们哪里请得动。

二人行进梧桐院的院门就听到屋内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碎瓷声夹杂着陈惠馨的哭喊,尖锐又刺耳。

永安侯皱紧了眉头。

陈大人面露尴尬,忙开口解释道:“惠馨的脾气被她母亲惯坏了,我这就带她回府,严加管教。”又满口保证道:“妹婿放心,绝不会耽误正事。”

希望陈家不要拖他的后退。

永安侯强忍着不耐,点了点头。

陈大人见了不由汗颜,好在惠馨闹起来的时候已经乐乐呵呵送走了魏国公父子,不曾有什么变动。

此时内室的葛氏满脸怒容,眼中泛着从未有过的严厉。

葛氏没想到女儿会如此不懂事,这个时候还敢火上浇油。

母亲看她的眼神,让陈惠馨觉得分外陌生,渐渐消停下来,不敢再闹。

陈氏还是第一次看到侄女如此彪悍,坐在那里捂紧了肚子。

葛氏语带歉疚道:“让小姑子受惊了,一会儿先喝碗安神汤,稳稳心神。”

陈氏白着脸,道了句:“无碍。”

可小姑子身边服侍的人却看着她们母女没了往日的笑模样。

葛氏也觉得没脸,匆忙带着女儿出去,和丈夫一起,与永安侯告辞。

永安侯淡淡道:“慢走!”也没派人相送,转身就进了内室。

陈大人摇头叹息。葛氏则狠狠瞪了女儿一眼。陈惠馨扁了嘴,却不敢出声。

陈氏一家灰头土脸地出了梧桐院,竟在穿廊里迎头碰上了宫里来的霍太医。

陈惠馨红肿着双眼,用帕子遮住脸,心里嫉妒的不行,忍不住抬头多看了两眼。

来人是个六七旬的老者,头须皆白,面相慈善。

葛氏看到霍太医心虚的低了头,扯着陈惠馨匆匆出了穿廊。

陈惠馨扭头看着霍太医被莘娘身边的两个老妇恭敬地迎去了清漪院。

初初听到霍太医来,清漪院的人一阵兵荒马乱。

莘娘也没想到郭太妃竟然记挂着她,笑着安抚道:“霍太医是位仁医老者,无妨的。”

听大小姐的语气,好像见过这位霍太医似的。金桔不由满脸疑惑,又想着大小姐许是偶然见过也未可知。

屋里的丫鬟见大小姐神态平和,渐渐镇定下来。

红桔捧过大迎枕来,给大小姐靠着。常妈妈给大小姐拉着袖口,露出手脉来。红桔方才掩了纱帐。

只见霍太医伸手按在右手脉上,调息了至数,凝神细诊了半刻功夫,换过左手,亦复如是。

这位霍太医,慈眉善目,虽上了年纪,诊脉的手依旧稳稳的。

半晌,诊过脉息,莘娘收了手腕,轻声道:“有劳霍太医辛苦走一趟,莘娘十分感激。”

帐内的人语气轻柔舒缓,礼数周到,令人心生愉悦。

霍太医忙道:“是太妃娘娘的意思,老夫也是依命行事,大小姐不必如此客气,好生养息,不日就将痊愈。”

大小姐的伤风已经大好,霍太医说的痊愈是指大小姐不好根治的体弱。

屋里服侍的人不禁露出喜色。

霍太医不敢多待,忙起身到外间。

樊诚不放心,也跑过来瞧了瞧。

就见这位霍太医十分细致,不仅写了前中后不同时期的药方,还开了不少药膳的方子,细细叮嘱了用时用量。

莘娘身边服侍的人暗暗记在心上。

卫婆子端了茶来。

霍太医吃了茶,笑着抚须,赞先前医治的好,又问樊诚:“是谁改了药方?”

瞧这样子竟是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樊诚暗自纳罕,却不敢怠慢,忙道:“是程乾程公子荐的老大夫。”

莘娘听说这才知道还有这一节。

程乾那里有表弟应酬,无需她费心。莘娘想了想,吩咐常妈妈预备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那位老大夫。

待霍太医交待完,樊诚热情地将老者直送出府门,又诚心诚意地感谢了一番,偷偷向霍太医手中塞了个藏蓝荷包。

霍太医连连摆手,没有收,上了马车径直回宫复命。

樊诚见霍太医态度随和,又分文不取,实在令人敬重。与之前的汪大夫简直天差地别。心里赞叹不已,直到马车走远,方才回了表姐住处。

霍太医回宫径直赶往怡和宫回禀郭太妃,“院里阴凉,夏日极为舒适,可到了别的季节……”

堂堂永安侯府的大小姐,竟然住在那里!

霍太医碍着永安侯的颜面,实在不好开口。

陆嬷嬷去过清漪院,自然知道太医的未尽之言。

郭太妃沉思了半日,反复叮嘱霍太医:“务必好生调理。”

霍太医不敢怠慢,连忙应是。

秀苓送了霍太医出去。

紧接着有内侍禀报:“长公主到!”

郭太妃露出笑容,转头吩咐陆嬷嬷:“快将人请进来!”又道:“你去看看笙儿来了没有?”

笑着进门的长公主是个三旬多的妇人,身穿大红妆花缎牡丹纹褙子,墨绿织金综裙,鹅蛋脸,丹凤眼,朱唇胆鼻,姿态优雅,神态从容。

进门就笑着向郭太妃曲膝问安。郭太妃微微颔首,笑容照比对待旁人多了几分亲近。

长公主身后跟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长得浓眉大眼,眉清目秀,进门忙向郭太妃跪地请安,态度十分恭敬。

郭太妃忙吩咐陆嬷嬷扶郡王起身,笑道:“几日不见,笙儿又长高了不少。”

萧笙近日正与六皇子一同学骑射,皮肤依旧白净,身板却不再显得单薄。

长公主看着渐渐长大成人的儿子,眼中有着与有荣焉的骄傲。

郭太妃看着笑容腼腆的萧笙,语带关切道:“萧家可说了,何时接笙哥儿回府?”

笙哥儿毕竟是萧家人,也不能一辈子住在宫里。

临安侯萧家有世袭的爵位,萧驸马是长子本应是侯爷的不二人选,可他偏偏尚了公主,又英年早逝。

现如今萧笙又被封了郡王。

临安侯府的侯爷和世子之位一直空悬,老侯爷的身体眼看着一年不如一年,也不能一直这么拖着。

萧二老爷和萧三老爷都有嫡子,已经由暗转明,争得头破血流。如今的萧家哪里还有她们母子的容身之所!

长公主听了笑容僵了僵,垂了眼睑,掩饰着内心的伤感。

郭太妃见了,便不再问,笑着让她们母子喝茶吃糕点。

长公主想到太后娘娘的吩咐,忙抛却烦恼,笑道:“二弟的年岁也不小了,母妃可有心仪的人选?”

郭太妃看着长公主眼中隐藏的试探,心里道了句“物是人非。”

当初她一心维护的孩子,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郭太妃待长公主的心就淡了下去。

郭太妃摇头叹了口气,笑着吩咐陆嬷嬷:“去备午膳吧!”语气十分平淡。

往常太妃娘娘可都是拣着她们母子爱吃的,叫人提前预备。

萧笙疑惑着抬起头来,就见母亲坐在那里如坐针毡。

请记住本书域名:。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sywu.cc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