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明智屋首页> 重生之颠倒众生小说>重生之颠倒众生最新章节列表 >重生之颠倒众生最新章节  明智屋APP下载地址!
直达页面底部
重生之颠倒众生-第一百二十l六节 百善孝为先
更新时间:2011-07-10  作者: 代月岚   本书关键词: 现代言情 | 代月岚 | 重生之颠倒众生 
正文如下:
正文第一百二十l六节百善孝为先

正文第一百二十l六节百善孝为先

举办一场宴会,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些麻烦与宴会的等级与规模并没有直接关系。虽然耿云嫣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有充足的经验,但事到临头才发现,仍然有无数她无法预料的麻烦在陆续地发生,前世今生的种种回忆就象电影片段那样一闪而过。

唯一的真实就是,她所接受的宾馆,完全是一个烂到不能再烂的烂摊子。

首先宾馆场地非常之小,根本容不了多少客人,向张昆请示后,在曹莹的帮助下,她租了宾馆后面d局废置的汽修厂作为场地,将宴会改办为露天宴会,宾馆只作为宾客额外娱乐的场所。

随着对宾馆的进一步了解,她觉得自己如同变成了永不停歇的机械,忙碌而不知疲惫。

这是一家已经经营了多年的宾馆,所有装修陈旧不堪,木质装饰因为保养不当发霉腐朽,桌椅板凳大多有损伤,而碗筷餐具完全就不配套……每多一项了解,耿云嫣就觉得自己的白头发又多一根。

匆匆托了市内一家装修公司进行临时补救,然后在无数供货商中挑选最诚信的几家,为宾馆补购必须品。极仅这些事就忙得她分身无术,若不是有英晓文相助,她怎么也不可能挺得过去。

这就是大人的辛苦,这就是大人的烦恼,她苦苦地笑道。她永远记得自己在前世对母亲说过地一句可笑的话,当时的她理直气壮地指责母亲:你们大人真安逸,包包里有用不完的钱,随时掌握孩子的经济大权。

现在想想自己还真是可笑,大人的钱每一分每一厘都是以血汗换取,身为不劳而获的孩子,又凭什么抱怨。

连日的忙碌让她的脾气也呈几何倍数上升,和母亲意见不合的时候却也越加增多。

首先由于母亲不同意她的装修计划,两母女吵了一架。在母亲的观念里,钱是攒出来的,是节约出来的,成为富人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花钱。任何需要付出的投资都是浪费之举,更何况这样一家宾馆完全就不值得投资一分。

接着装修公司在装修过程中以次充好,企图用劣质材料唬弄她。而装修工人每天都在磨蹭,甚至直接告诉她,自己在嘴里没烟时不做任何工作。

有烟动工,无烟停工,这是l市装修行业的潜规则,她无法拒绝也懒得去吵,散了好几条烟出去后,工程终于有了点突破。但为此她又和妈妈吵了一架,罪名还是铺张浪费。

如果她与母亲的争吵是亲情的另外一种变异,那剩下的就不那么友好了。

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家营业了许多年的宾馆,居然连一张统一的菜单也没有。不光如此,员工们在上班时间打堆聊天,在开会时磕瓜子打毛衣,在面对客人时毫无服务意识,在上菜时将大拇指直接按进汤里……

因为这些员工全是母亲的好友,她不仅不能开除,甚至连重话也不能说一句。

耿云嫣拍拍自己胸口,强迫自己忍耐,不就是观念问题,她还有能力去纠正。

92年的l市,员工素质也就如此。在这个劳动力非常廉价的时代,不管是国营企业还是私人老板,对于他们而言员工不过是个工具,一个代码。真正把员工当作财富对待的老板真的很少,更不要说尊敬什么的。

在这种大环境下工作的员工,又怎么不会消极,怎么不会悲观,更何况自己的企业名叫私有,光这个头衔引发的员工自卑也是无穷的。要知道在这个年代,未婚青年顶着各个头衔,就连对象都不好找。

走进厨房想要了解厨师的实力,刚一进门,她查点摔倒在地,厨师正在偷吃。

耿云嫣是一个在餐厅里长大的孩子,对于餐饮业的潜规则,她还是非常清楚的。在l市有一句民谚叫做“饿不死的厨管师”,指的就是这个,偷客人的菜吃,在餐饮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他们偷得理直气壮,义正词严。

“我们在试味道”厨师们的回答活象受了天大的侮辱,众服务员也应声附和,就连一象节约的母亲也指她的不是。

耿云嫣苦苦笑道,看来这个“偷”在l市确实已经深入人心,厨师试味是没错,不过万事都得有个限度,比如母亲生日宴会的那只龙虾,整整一半全被试掉了,还专挑最精华的部分吃。这样也能叫试味?

耿云嫣一拍桌子,大喊了一声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台词:“开会了”

有一个典故在后世被各大讲师多次采用,而且在电影《绝代商娇》里也有讲解,这个方法就是“鲇鱼效应”。

所谓的鲶鱼效应是指新加入的竞争者参与可以激励整个团队的士气,此方法用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用以唤醒员工的危机意识从而促使他们改进自己的工作。

这是耿云嫣在看完《绝代商娇》后非常想亲自尝试的一种方法,前世受身份限制,她只能想想,现在她终于有了机会,这为疲劳不堪的她注入了一丝兴奋。

这一天疲劳不堪的苏编辑终于回到上海出版社,尚未见到老主编就遭到刘主编的堵截。因为一句不合,他遭到了狂风暴雨般的咒骂,刘主编是一个毫无口德而且一点素质也没有的人,他在骂人时可不会选择什么措辞。

大堆的人体器官从他嘴里冲出,吓傻了苏编辑,好在老编辑及时赶来,就他拯救。

“老不死的,我等着你和你徒弟的好书……”刘主编的骂街隔了老远也能清楚听见,老主编一个不耐烦将门窗死死关严,噪音总算被隔在了门外。

“小苏,看过母亲了吗,老人家身体还好吧?”老主编和蔼地问道,对这个学生他可谓是又爱又恨。

也许是受刘主编影响,苏编辑神态恍惚,似乎完全没有把他的话听进去。

看到自己学生这番摸样,老主编一阵心疼,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不用在意那……的话,他只不过是在为自己没去成而愤怒。”说道刘主编时,他声音一顿,似乎觉得连名字也会弄脏自己嘴巴。

苏编辑依然没有反应过来,老编辑叹了一口气,将他拉到自己身边的沙发上,这是一对单人沙发。“据说他前几天交了个笔友,就是那地方的姑娘,所有对这次出差才会这么上心。哼想糟蹋妹子还想用公家的钱……罢了,不谈他了,谈谈稿子吧”

苏编辑眼圈一红,把头埋得低低的,这个动作映在老编辑眼里又是另外一翻感受,他有些不耐烦:“得了,你又没有经历过特殊时期,少学那些哭哭啼啼的伤痕文学家。”

苏编辑摇了摇头,一脸欲说还休的表情,老编辑彻底愤怒了:“男子汉大丈夫,当敢作敢为,今儿这本书,你老师我还真就不帮你审了,它的好与不好你就自己定了吧。”说完扭过头,不再看自己学生。

苏编辑的泪水哗地一声滚落出来,哑声道:“老师,我了。”

老编辑愣了愣,苏编辑继续说道:“我收钱了,收了她的钱。”

老编辑彻底怒了:“谁的钱?那小朋友?说清楚点,别话只说一半我急。”

苏编辑哭丧着脸。“我的钱包被扒了,身无分文,她……”

老编辑脸色一缓:“你也太不小心了,不过也几一点车费,回头给人汇去吧。”

苏编辑咚的一声直接跪下了:“不是几十,是一千多,我的钱包在去的火车上就被扒了。我的积蓄,老师的积蓄一并,我对不起老师,对不起母亲。”

整个办公室被宁静笼罩,苏编辑默默流泪,却一声不吭,老编辑深深地埋在沙发靠背里揉了揉眼睛。92年的一千元可不是一笔小数,这样一笔钱从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小孩手里轻易拿出,如何让人相信。

根据上海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的一份报告,1991年上海人年均收入为2502.84元,那个偏僻的l市,他记得只有600元。这些数字还是官方数据,而中国的官方自古便盛行浮夸之风。

随便收作者的钱,尽管只是借,对于编辑也是大忌,但他却不是一个迂腐之人。更何况他知道苏编辑的母亲已经入院了一个月之久,因为欠费她一直用别人药瓶子里的残药进行治疗。

老编辑叹了一口气念道:“百善以孝为先……”

他知道文青憎恨一切社会丑恶,他也明白自己的学生是在怎么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个人要做出这个决定有多困难。但自己的工资除了日常开销,还真就剩不了多少,这钱不晓得哪年哪月才能还上。

又揉了一把眼睛,老编辑缓缓开口:“她给你钱时可曾说过什么,又有什么要求。”

苏编辑的头更抵了,几乎快低到地上了,老编辑将这倔强的学生强行拉回沙发。

“耿小姐,她说……”

过了半饷,老编辑颇有兴趣说到:“这小家伙,有点意思,把她的稿件给我吧。”()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