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明智屋首页>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小说>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最新章节列表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最新章节  明智屋APP下载地址!
直达页面底部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笑侃檀石槐
更新时间:2011-03-26  作者: 雪恋1988   本书关键词: 历史 | 秦汉三国 | 雪恋1988 |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正文如下:
在占据漠南之地,兼并南匈奴叛部之后,新兴的鲜卑部落纷纷形成,为了争牧场、争牲畜、争女人、争水源、争面子,新的矛盾乃至战斗也开始了。同时,丁零在南进,汉军在平定了南匈奴叛乱之后,腾出手来,准备收拾鲜卑人。

又到了一个呼唤英雄的时代!

一个叫檀石槐的人应运而生,不,是应雷电冰雹而生,他妈如是说。

檀石槐的父亲叫投鹿侯,在南匈奴军中服役三年,兴冲冲地催马回家,马儿你快些快些跑呦,家中的娇妻估计已经把秋水望穿。可是,但是以及咋回事,家里面多了一个孩子?投鹿侯大怒,“怪欲杀之”。檀石槐的妈是电影高级编剧级水平,曾经参与过我国著名大片《有极》、《黄金乳》的创造班子,她告诉投鹿侯说:

有一天,太阳当空,有平时两倍那么大,绿草油油,好像比席梦思还软。一个美貌的妇人,也就是我,走在旷野里,头发象阿红那样飘着,胸脯象阿莉那么裸着,真是惊天地,泣鬼神,闻者伤心,见者落泪,不顶没天理。突然(这是本编剧最钟爱的词之一),雷声大作,不过,我并没有在意,我走路的时候,这是常有的事情,那个叫雷公的家伙不知道向我唱过多少回赞歌了,我全当是放屁。可是(这也是本编剧最钟爱的词之一),这回不一样了,天上开始落冰雹,每个都有馒头那么大,火腿那么长,我想,一个馒头就能引发那么大的血案,我不能让灾难再次降临人间,有什么都冲我来,老娘豁出去啦,仰天吞下所有的冰雹,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那个叫高基的小皮匠曾经这么说过。

作为与天斗其乐无穷的代价,我开始爱吃酸的,又开始干呕,能找那个该天杀的雷公说理去吗?不能,从那以后再也听不见他的赞歌,虽然轰轰隆隆象阿杰一样吐字不清。肚子却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铛响叮当之势,迅速隆起,这个孩子,槐,如期来到世间,他的额头那么明亮,他的眼睛那么……这孩子必然是上天赐予给你的宝贝,我们有必要有必须有义务把他养大,没有想法要养,有想法克服想法也要养。

哎!你不是要把他杀掉吗?

嘘!投鹿侯悄悄地说,我要躲在旁边看谁来拣。别声张呀!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观众的思路哪里斗得过著名编剧呀!自以为聪明的投鹿侯趴在草棵里被蚊叮虫咬大半夜沉沉睡去,其实,背后一直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此时,眼睛眨了一下,化身为一个黑影,抱走了小孩,高明吧,这个故事的男主角,疑似小三,无名二爷,就这样以一双眼睛和一个身影终结了故事。荧幕一黑,又亮,字幕:第二天……,太阳当空照,花儿开口笑,小鸟枝头闹,一只蚂蚁爬进了投鹿侯的鼻子,阿奇(某果汁品牌,赞助商)!投鹿侯醒了,理了理头发,用王霸,不脱发,随手抓了一根草咬了一口,哈,口气清新,还要吃草,突然,他象想到了什么,匍匐数步,(特写)投鹿侯的脸,啊!四个手指全填嘴里,眼睛睁到极限大。镜头转到一推草上,那里除了草,还是草。

无论投鹿侯的老婆如何编造故事,终究掩盖不住檀石槐的私生子身份。但是,目前的鲜卑社会正处在母权向父权的转化阶段,男子继承的社会规则已经建立,所以投鹿侯毅然决定丢弃檀石槐,而母权社会的痕迹还比较重,妇女在家地位很高,平时皆“俗从妇人计”,所以投鹿侯不敢降罪其妻。

此时,鲜卑社会形态跳跃性发展,各种“制度”都属于社会转型时期,母权向父权的转化只是其中之一,财产私有化和“贵族”家庭的出现才是更重要的变化。前面我们说了各部落出现“巨头”式酋长,“巨头”式酋长率领部众抢掠资财,不公平分配,渐渐地变成了“贵族”,或者运用特权,把自己的子弟皆变成“大人”。注意,这时候的鲜卑各部“大人”还是选举产生的,不世袭,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选举渐渐变了味,选举制被世袭制取代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如拓跋邻让自己的兄弟以改姓的方式成了部落酋长。

真正的变化是在檀石槐之后。

檀石槐被抱回后,“密养于家”,里里外外就瞒投鹿侯一个人,其实投鹿侯就是知道了,也无可奈何。

檀石槐长到十四五岁,“勇健有智略”。那时候,鲜卑诸部很混乱,互相抢掠的事情时有发生,各部落为了自保,皆推选勇健者为“大人”,保境安民。话说有一天,檀石槐的外婆家(这个关系是真实确定的,如假包换)的牛羊被异部大人掠抄,小檀二话没说,骑上马就去追,盗贼赶着牛羊跑,但牛羊毕竟跑得没有马快,一路上不断有牛羊掉队,按说小檀应该停下来收拾牛羊了,但这孩子死心眼,不顾牛羊,直追盗贼不放。

两人一前一后跑来N天N夜,盗贼崩溃了,连马带人瘫倒在地,说:大哥,你饶了我吧!檀石槐眼晴都红了,却很平静,说:本人合法讨债,不打不骂,不砍不杀,就一个字:跟!跟死你的跟!你上哪,我上哪,你干啥,我干啥,不怕你不服!

盗贼说:I服了YOU!见过死心眼的,没见过这么死心眼的!

檀石槐说:那好!把抢我外婆家的牛羊如数还回!

偷羊贼说:你也看到了,这一路都跑丢了呀!

檀石槐说:这个我不管,必然如数还清!

小檀的执着让盗贼佩服,只好连买带借,将牛羊如数还给檀石槐,小檀从此名声大噪。这时候适逢檀石槐所在的部落推选大人,现在的大人已经拥有一些特权,所以几个竞争者暗地里竞争应该非常激烈,互相拆台的事情一定不少,可能正是这种初期民主的负效应,生产了逆向淘汰,年纪轻轻的檀石槐竟然被推举为大人,他中选的公开理由无外乎有二:

1、据他娘说,雷电所感,吞雹而生;

2、雄健有智,孤身讨回牛羊,采用的方法既不过激又合乎情理。

檀石槐在父族的白眼里长大,故立意公平,看来还是他的身世成就了他。檀石槐遂“施法禁,平曲直,无敢犯者”,《后汉书》里将上面这句话放在“遂推以为大人”之前,应该不正确,一个小孩,在没有被推举为大人之前“施法禁”可能性很小。

虽然估计檀石槐被选是逆向淘汰,但檀石槐确实表现出了领导部众的能力。

檀石槐立庭于高柳北三百余里弹汗山(今内蒙古商都县附近)啜仇水上,兵马甚盛。鲜卑诸部正为各部之间的混乱所困扰,听闻檀石槐“公平”,“东西部大人皆归焉”。这个“归”不是降服,而是希望檀石槐充当各部之间混战盗掠的仲裁人,公平地调解各部之间的矛盾。

来归的诸部并不一定比檀石槐部小,大人也不一定比檀石槐名望低,但正如联合国秘书长不能由美国总统充任一个道理,檀石槐出任军事联盟的首领也是一种“逆向淘汰”。

檀石槐出任军事联盟首领之后,鲜卑诸部也暂时停息了内斗,方向变得一致对外,“因南抄(汉朝)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

如果这个记载没错的话,那么这个范围比匈奴最强盛时期版图还要大。版图一大,附会者就多,鲜卑军事联盟向西已经达到乌孙之西,到达中亚,据此,有人认为嚈哒也鲜卑一种。从长城向北六千余里已经进入西伯利亚腹地,据此,有人推论西伯利亚乃“鲜卑利亚”的变音。

个人认为这个面积有些夸张,鲜卑军事联盟本来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自身并无太多的领土扩张能力。估计是四周的部落纷纷来归,都有意将自己的领地夸大,以提高自己在联盟中的地位而导致的。

这个范围,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将所有的鲜卑部落和匈奴遗民部落囊括在内,“鲜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名头赢得大声威。

檀石槐军事目标是“南抄(汉朝)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

其中南抄汉朝缘边郡县的主要目的是聚敛财富,解决温饱问题。

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秋,檀石槐遂将三四千骑寇云中;

汉桓帝延熹元年(158年),鲜卑寇北边;

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年),复入雁门,杀数百人,大抄掠而去;

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夏,遂分骑数万人入缘边九郡,并杀掠吏人。

汉朝中央派护匈奴中郎将张奂于延熹二年(159年)开始反击,但檀石槐又使用了与匈奴同样的策略,汉军来了我就跑,汉军撤了我再来。于是“朝廷积患之而不能制,遂遣使持印绶封檀石槐为王,欲与和亲”。

但檀石槐很有个性,“不肯受”!

为什么?

其实不是因为小檀有个性,而是檀石槐很明白自己的身份,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军事联盟的首领而已,不是匈奴单于,对各部只有简单的约束而不具有统治权,不敢代表鲜卑与汉媾和。如果他单方面接受汉朝的封号与和亲,他所谓“施法公平”的号召力便会立即破产,他便会被视作谋私利,各部大人会立即赶他下台。

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因此,檀石槐将注意力转到内部,集中精力建立个人的“真正权利”。于是,他以右北平(郡名,东汉时移治土垠县,今河北丰润东南)和上谷(郡名,治沮阳,今河北怀来)的直北为界点,将“领地”分为三部分:

右北平以东至辽东为东部,二十余邑落,大人为:弥加、阙机、素利、槐头;

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馀邑落,大人为:柯最、阙居、慕容等;

上谷以西至敦煌为西部,二十馀邑,大人为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

檀石槐这么分公平吗?

表面看起来很公平,实际上不公平!东部、中部的地盘都不大,而西部极大,漠南、漠北草原,真正的匈奴故地都在西部。为什么把好地盘都留给西部了,因为檀石槐立庭于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北三百里,这个地方就在西部的范围内。这个地盘其实是留给自己的部落发展的。

檀石槐通过立诸部大人为大帅的招数,先堵住诸部大人的嘴,而后狠狠地给自己留下一大块肥肉。诸部大人可能还有明白人,对檀石槐有所不满,檀石槐又施以恩惠,有意抬高诸部大帅的威权,怂恿或支持各部大人将位置传位于子,这样,鲜卑诸部的原始民主走到尽头,自此之后,部落大人皆世袭。

分剖三部,檀石槐提升个人的私利,其标榜的施法公正原则实际破产。遍置大帅,虽笼络了各部,其实达到了分权的效果,所以,这个军事联盟在后期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惟因檀石槐还在,勉强存在个形式而已,故而汉边少事。

因时代和个人能力限制,檀石槐并没有一举把鲜卑这块蛋糕做大。

蔡邕论鲜卑

面对鲜卑的掠边,汉帝国目前只有战守二策。前有良将张奂之守,檀石槐虽屡来,但随即被赶出塞外,为祸不大,此为前面议论的中策。出塞寻敌,这是下策,不是说是下作之策,而是说此策风险极大,战胜了耗费极大,战不胜更惨,徒长蛮族的威风士气。

但汉灵帝即位以后,战守的争论又起。

主张出塞寻敌决战的是北地太守夏育和护羌校尉田晏。

夏育的信心从何而来呢?熹平三年(174年)冬,鲜卑入北地,太守夏育率汉军和属国匈奴人追击破之,因功迁为护乌桓校尉,夏育遂志满意得,上书请攻鲜卑,吹嘘“一冬二春,必能禽灭”。

田晏为什么要求出战,他想立功赎罪。田晏在护羌校尉任上犯事,欲赎罪,遂向中常侍王甫送礼,请求为将讨伐鲜卑。

一个骄傲轻敌,一个立功心切,这两人肯定不能成事,但汉灵帝听宦官的,中常侍王甫建议出兵,汉灵帝遂封田晏为破鲜卑中郎,出云中,护乌桓校尉夏育出高柳,匈奴中郎将臧旻率南单于出雁门,各将万骑,三道出塞二千余里。

大臣们纷纷谏阻,议郎蔡邕(蔡文姬之父)分析得很明白:

一、现在大汉实力下降:以汉武帝的神武,卫霍的勇猛,财赋的充实,虽然拓地广远,犹有悔意。何况今天人财并乏,实力远远不及武帝之时!

二、鲜卑实力不容大意:近年来,关塞不严,汉地的精金良铁大量流入鲜卑;汉人为避祸,很有一部分人逃亡到鲜卑中,被鲜卑尊为谋主,知道汉军虚实。鲜卑动辄称兵十万,三万汉军肯定不敌。夏育夸口一冬二春,必能擒灭,明显是逞强轻敌。

三、结论,隐忍坚守,待机而发。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蔡邕说得很明白,你汉灵帝不能和汉武帝相比,夏育、田晏、臧旻皆非卫霍之才,所以出战必败。

汉灵帝要是能听进意见,他就不是“灵帝”了。熹平六年(177年)汉军三万出塞,檀石槐命三部大人各帅众逆战,汉军大败,丧失辎重,损兵百分之八十,三将各率数十骑奔还。战后,鲜卑寇掠更甚,缘边莫不被毒。

檀石槐取得胜利,来附者更多,人口增加,放牧、射猎不足给食,檀石槐乃自徇行,见乌集秦水广从数百里,水停不流,其中有鱼,不能得之。闻倭人善网捕,于是东击倭人国,得千余家,徙置秦水上。令捕鱼以助粮食。

汉灵帝光和中(178年—183年),檀石槐死去。其子连和继承了其部落大人职务,同时,估计也继承鲜卑军事联盟首领,但连和没有这个本事维持已经成为空壳的军事联盟,各部大帅纷纷自立,鲜卑军事联盟遂告解体。

连和没有乃父檀石槐政治手腕高明,运气也比较差,不久后,在一次抢掠中,被一个汉朝边民射死。连和的儿子骞曼年龄小,侄子魁头继位。后来骞曼长大,与魁头争国,部落陷入内讧。魁头死,弟步度根立。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