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文峰台第420章文峰台←→::mayiwsk
跟随着秦风,坐上通往文峰台的小船。
江舒影的脑海中,就一直被那些诗词所充斥着。
在世间,亦是流传着一些文峰台上的诗词。
虽然她之前没有来过文峰台,可是她的师傅一直在将她当作才女来培养。
所以,文峰台上的诗词,她倒是知道不少的。
就如同所有学子一样,在江舒影的心中,亦是对文峰台有着无限憧憬。
小船在映月湖上缓缓而行,她已经看到的湖心中的文峰台的模样。
只是,她没有料到,想象中的文峰台,远远看去,似乎显得,有些苍凉。
并不是很大的小岛上,似乎看不到一丝活物。
林林总总,立着许多石牌。
一层层,一座座,顿时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
当时,江舒影的心中,便开始泛起了嘀咕。
这,似乎跟她想象中的,相差太多太多了。
随着小船靠岸,他们便来了一座石台。
抬头看去,她这才发现,这文峰台上,被建造成了一座四方形的宝塔模样。
从他们所站的石台位置往上看,一条用白玉石打造而成的阶梯,直通顶端。
而从底端到顶端,整个山体被分成了四层梯级。
离石台最近的阶梯上,立着四块石牌。
其中三块,已经刻上了诗词。
最左端石牌上的诗词,江舒影十分熟悉。
那是一首《踏莎行圆月》。
当年师傅让她在秦风门下求学的时候,就曾听说过这首词。
而且,她也知道写这首诗的人。
是礼部尚书秋行。
而这秋行,便是段文俊的外公,秋云的父亲。
如今秋家的秋老爷子。
据说,当年,秋行就是凭借着这一首《踏莎行圆月》,获得了当年的殿试状元。
然后,青云直上,从外放知县开始,到荣升礼部尚书,不过用了短短十五年时间。
这,一直是大顺寒门学子中的典范,亦是大顺寒门学子的梦。
而再往上一层台面,便只剩下三块石牌了。
三块石牌上都已经刻满了诗词。
只是,江舒影对于这三首,却不是很清楚。
秦风也没有给他过多的解释。
不过,当他们再往上一层的时候,秦风便显得有些激动了。
再上一层,只有两块石牌。
分立在阶梯的两边。
秦风指着左边的石牌,笑着开口了“这便是,你爷爷江尚书当年所作。”
江舒影循声看去,乃是一首《水调歌头寄情》。
她,再熟悉不过了。
这是她记事开始,师傅教她背的第一首词。
十多年来,她已经不记得,自己吟诵多少遍了。
秦风显得有些激动,一改路上沉闷的模样,显得十分振奋起来。
“这文峰台,一共分成东南西北四面。每一面,则是代表一种文体,共有诗、词、赋和论四种。咱们是从南面上来的,这一面都是词章。而你爷爷的那一首《水调歌头寄情》,是这第二层左首之作。”
看着石牌上那熟悉的词句,江疏影的心中也有些激动。
第二层左首,也就意味着,在这录入文峰台的词章之中,这是排第二位的。
她不由得抬头朝最上面的台面看了过去“那最上面的石牌上,是谁的诗词呢?”
不过,秦风并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接着道“这文峰台的每一面,又分成四层。就如刚刚看到的,由下而上。第四层四块石牌,第三层三块石牌,第二层两块,一直到顶峰的一块石牌。层数越高,则代表诗词越好。”
“所以,也就是,这里的四面石牌,可以收录四种体裁,全天下最为出色的十篇文章或诗词。”
“只是,从大顺立国到现在,一直无人能够有诗词歌赋能够进入到第一层。.
“”所以江尚书的词章,能够跻身第二层左首,这便已经是一个很难超越的传奇了。”
“而且,我们现在走的是南面,这里都是词。江尚书还有一首诗,想来你肯定也是知道的。亦是被排在了第二层,而且也是在左首之位。”
听到了这里,江疏影的心中,不由得一凛。
对于江朝南进入文峰台的那首诗和那首词,她从小就能倒背如流。
可是,她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这两首诗词,居然是大顺文华的巅峰,诗的巅峰,词的巅峰……
就在她思绪飘开的时候,秦风的话又响了起来“老夫穷尽一生,也不过是有一首诗能够入得了文峰台,而且只是屈居第二层的右手。老夫,不如江尚书也!”
听到秦风的感叹,江舒影的心中是十分震撼的。
她虽然听师傅说过爷爷江朝南的才华,可是他也知道,秦风和江朝南,可是同一时代的文豪。
似乎,江朝南在世的时候,还经常与秦风斗诗斗词,谁也不服气谁。
可是,想不到,秦风会给江朝南那么高的评价。
然后,秦风带着她,逛完了整个文峰台,带着她看完了大顺最为出色的诗句和文章。
只是,整个文峰台,四十个石牌,上面刻着诗文都不过半。
也就是说,整个大顺能够录入文峰台的不过四十首,如今还不到二十。
只是,当时看到那些石牌,江舒影居然想到的,不是段文俊的诗词。
她想到的却是,听说,段文俊在段家堡的南坡,亦是修建了这么一片环形梯状山脉。
据说他在上面种着的都是桂花树和茉莉花树。
地面上还种上了草籽,长出了草坪。
想来,春天来了的时候,必然是一片翠绿色的汪洋。
若是待得那桂花或者茉莉花开放的时候,四处都弥漫着花香,那又是怎样的一种惬意的感觉。
相比这冷冰冰的石头砌成的文峰台,却是好看得多,有趣得多。
想到这里,江舒影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她也不明白,自己当时为何会有那么奇怪的想法……
看着眼前的一堆干枯的荷叶,她的眼前不由得一亮。
因为,她发现,在这干枯的荷叶下,居然冒出了一个绿油油的尖芽。
再过几天便是中秋了,上梁的天气已经逐渐寒冷下来。
这个时候,居然还会有藕尖冒芽,实在是让人觉得惊喜。
惊喜。
似乎,他给自己带来的,就一直是惊喜。
笑容,在江舒影的脸上荡漾开来。
段文俊那潇洒的身影,再一次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她的嘴里喃喃细语,念叨着段文俊写的这句诗词,思绪却又回到了文峰台。
她在想,若是段文俊的诗词送进了宫里,不知道会不会也会被送入文峰台呢?
若是单论才情,单论诗词,那应该是肯定的。
只是,不管是《归田园居绿湖轩》,还是《蝶恋花》和鹊桥仙,似乎都跟文峰台上的那些诗词的意境有些不一样。
文峰台收录的,似乎都是踌躇满志的诗词。
可是,段文俊写的却是一种与世无争的意境,亦或是情意绵绵的意境。
或许,并不会太受人欢喜吧!
不对,只能说是,不受那些人喜欢……
毕竟,段文俊的那些诗词,宫里可是早就知道。
要是能入文峰台,也早有消息传出来了。
前段时间,长公主还在向自己索要段文俊的新诗词来着……
新诗词,似乎最近并没有。
就连她都没有收到段文俊的来信,未曾收到他的诗词了。
不过,她知道了,中秋的时候,段文俊便会来京城。
只是,如今只有不到十天就是中秋了,估计他已经在路上了。
到时候,既然他都来了京城,想要他写几首诗词,还会难么?
自己是不是跟长公主提一提,不知道段郎的为诗词,能不能上文峰台呢?:mayiwsk←→新书推荐: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