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明智屋首页> 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小说>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最新章节列表 >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最新章节  明智屋APP下载地址!
直达页面底部
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
正文如下:
最新网址:dingdiange第二百五十七章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第二百五十七章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林家龙女:、、、、、、、

大宋笑话实在是过于有梗,无论是当事人,抑或是听众,听起来都难免心潮起伏。

只不过当事人是气急败坏,而听众是会心一笑。

但笑话这个东西,也要分谁去讲。如果说是臣子讲笑话,那恐怕要铡刀吃到饱了。但现在是仙师讲笑话,就算当事人有意见,那也得憋着。

老赵本身是无所谓的,反正丢人的是他的弟弟和侄子。但那毕竟也是赵家人,在这么多人面前,面子多少还是有点挂不住的。

再说,就赵光义那个驴日的信球,不打两巴掌还跑了他了?

“你给朕跪好了!”赵匡气呼呼地看着赵光义,犹自不解恨,还伸脚踹了两下子。

这两脚踹的很实称,把赵光义踹得龇牙咧嘴,明显能看出疼来了。

“告诉你,给朕看好了,看看朕是怎么北伐的!”赵匡瞪着眼睛看着自己这不成器的弟弟:“当年老子怎么教你玩刀,现在老子就教你怎么打仗!”

“朕……朕会打仗……”赵光义还在小声比比:“都是诸将不够用命……”

赵匡听了暴怒不已,他又是一脚:“入你……入你婆娘的,就你发那平戎万全阵图,也叫会打仗?”

他本来想说“入你娘”,但硬生生给忍住了,改成了婆娘。

这人,和老朱在一起时间久了,难免嘴里学来一些零碎。这话和别人说还好,但是却万万不能对赵光义和赵廷美说的,即便这俩人再不成器。

而“平戎万全阵图”,是赵光义在位期间御制的一套作战阵法,取名为“平戎万全”,可见被视为得意之作,寄托全能应对边患之意。这一阵法出台后,曾在军队与边防中付诸实施。

宋代史籍,除臣子歌颂“平戎万全阵”的几句空话外,未见有其成效的记载,相关战例也透露出宋太宗御赐阵法无法用以实战的事实。

如太平兴国四年十月,就在第一次北伐幽州大败不久,辽军发动南攻,宋辽双方主力在满城对阵。宋太宗预先“赐阵图,分为八阵,俾以从事”,宋军按图布阵,各阵之间空隙颇大,“阵相去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此可视为“平戎万全阵”之前身。

将领赵延进认为“我师星布,其势悬绝”,主张改变阵形,“合而击之”。主帅崔翰不敢“擅改召旨”,后在赵延进等人主动承担责任的情况下,才将军队改为前后二阵,“前后相副”,集中兵力出击,大获全胜。满城大捷是将帅临阵灵活应变的结果,恰证明了宋太宗所授教条化阵法、阵图的愚蠢和失败。

而赵光义则是心里一点b数都没有,反而洋洋得意,觉得自己的阵图就是十全十美——以至于给取名叫做“万全”,陈弘历都自愧不如——我都只敢称十全,你丫上来就万全是吧?

心里没点数的赵光义对于自己的杰作洋洋得意,常常御赐阵图以支配将帅,严重违背了用兵的基本原则,使指挥者既不敢根据战场形势对御制方案做出必要的调整,更不能发挥主动作战的积极性,惟有被动应付。

而经常领兵作战的朋友都知道,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就连靠请示打仗,你都哪道热乎菜都别想赶上,更何况是用事先制定好的阵图作战呢?作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员,对上级的意图要真正理解,真正融会贯通,真正认识自己所领受的任务在战役、战斗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打破框框,有敢于和善于在新情况中找到新办法的创造性,才能有大勇,才能决心强、决心狠,敢于彻底胜利,有强烈的吃掉敌人的企图和雄心。

只是赵光义太普通了,也实在是太自信了。

“朕不信,朕只是……”赵光义还没说完,便被赵匡闷脸就是三拳。

“朕!朕!狗脚朕!”赵匡怒道:“在朕的面前,你也配称朕?”

赵光义吃了三拳,果然老实了,窝在那里再也不说话。

他不敢说啊,再说还得挨揍,不如闭嘴不说话。

赵匡摆摆手,命人将赵光义带回贞观朝,让他继续服刑。

等到鸡吃完了米,狗舔完了面,火烧断了锁,他自然也就会刑满释放了。

在赵光义被带走后,赵匡看着城楼下集结完毕的宋军,宣布出兵北伐。

在百姓们看来,这可是一件稀罕事,同时也是一件提气的事儿。

自从宋太宗赵光义两次北伐失利,再加上当朝皇帝赵恒在澶州城打赢了还要每年赔款,宋人感觉自己在面对辽人的时候都抬不起头来。

尤其是汴梁城,天子脚下,首善之区,本就觉得自己与国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最主要的是,汴梁城作为大宋的都城,常年有外国人在此穿梭行商。朝廷软骨头,他们这些百姓对于那些个外国人也是硬气不起来,相当于脊梁骨都被抽断了。

现在太祖皇帝亲临,带着兵要北伐,那可真是……

我们都希望太祖皇帝归来,就是那个黑脸膛、山羊胡的。

甚至还有人编了首歌,说什么“我的父母整天都在说以前的日子好,好久以前,在太祖皇帝的时代,在爷爷追求奶奶的时代。我的爷爷发誓,仅仅在五十年前,汴河水仍然很清澈,朝廷也屡战屡胜;而奶奶认真的说,当她还是一个少女的时候,她可以直接喝汴河水而不会生病”。

这虽然是在抱怨朝廷,但实际上也能看出百姓们的心之所向。

不知道谁带头喊了一声“吾皇万岁”,紧接着,整个汴梁城的百姓都在群起高呼吾皇万岁,连带着赵匡带来的开宝宋军,以及汴梁城中那些个禁军,都在跟着喊。

现在的禁军还不像几十年后,虽说是有点退化,有那么些冗兵,但至少现在来看,还没完全烂到根上。

烂了,但是没全烂。

开宝宋军可是正宗的天策式训练,请的老师都是李靖和李绩一样的人物。而天策军的训练章程,完全是按照后世军队的操练之法。

军队之中自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军纪军风在李清的强迫症要求之下,都变得严格的很。

现在那开宝宋军往地上那么一站,都能看得出明显与真宗朝的禁军不同。

真宗朝的禁军,站在那里都要拄着长枪,或者倚靠着点什么,松散到不得了;而开宝宋军往那一站,就如一根标枪一样,笔直地扎在那里,毫不动摇。

“真乃熊虎之师也!”王旦捋着胡子,笑呵呵地评价道。

他倒是看到那些宋军完全不着甲胄了,但是本着自己也不知兵,不知道太祖朝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不能过多置喙的原则,他选择了沉默。

但他是沉默了,自然有管不住嘴的。

原本在景德三年,被王钦若等人排挤罢相,去陕州当知州的寇准已经被赵匡钦点平反,回到了中枢,任枢密使、同平章事。

寇老西儿和一般的文臣不一样,他可是知兵的。虽说“白刀子进绿刀子出,扎你苦胆;白刀子进黄刀子出,我扎你屎包”的轶事典故是编的,但寇老西儿的确在军略方面颇有见地,在他劝赵恒亲征澶州城的过程中就可见一斑。

“官家,这开宝军,为何不着甲?”寇准在赵匡身边忧虑地问道。

宋朝比较宽和,所以君臣之间在平时也没那么多说头,有什么说什么就是,也用不到跪在地上先请死罪再提意见——一般这种情况,都出现在正式场合之中。

说了多少遍了,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

“平仲无需忧虑,开宝军常年学习新式战法,更兼我开宝军刚从大唐订购了一批唐式装备,火力大大加强。”赵匡捋着胡须,笑呵呵地说道:“披甲就不必了,平仲只需看着便是。”

寇准眼尖,看到了“唐宝”闪电后面拖拽的火炮,指着问道:“官家,那个是何物?”

“火炮,”赵匡抚须笑道:“此乃战争之神,朕此次带了足足一个炮兵师,只要他们同时开火,顷刻间糜烂数十里。”

寇准的目光中明显带着不信,就这“小东西”?能有多大的能量,还顷刻之间糜烂数十里,你咋不上天呢?

像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他寇准见得多了。就说那庐山瀑布,的确很壮观,但也够不上“银河落九天”那么夸张。如果按照文人们惯有的比例尺等比缩放……这糜烂的数十里,缩放之后也就能干碎一间屋子?

赵匡也知道他不信,人吧,总是对于自己没见识过的东西抱有怀疑,更何况这东西还超出了他的认知。

老赵脾气好,也不以为忤,笑呵呵地拍着寇准的肩膀道:“平仲无须担忧,等到战事开始,给你见识见识你就明白了。”

怀着七上八下的心思,寇准稀里糊涂地坐上了老赵专用的指挥车。

说是指挥车,其实就是大号的特制房车。为了此次出征,一共带了十辆,群臣共用九辆,而寇准深受赵匡的喜爱,跟着他共乘一辆。

寇准嘴上说着不敢,但腿动的比谁都快,身体比谁都诚实。

迈着步子上了车,寇准便被面前的豪华配饰深深吸引住了。

“平仲别那么拘束,来来来,跟朕打扑克。”赵匡呵呵笑着,坐到了麻将桌的边上。

是的,他的车里有一台麻将机……

为了避免出征路上无聊,所以他才带着的。

来到本朝的开宝宋军,已经完全实现了运兵方面的机械化。若不是跨时空作战,开宝朝的宋军是可以乘坐火车前往各地作战的。但现在毕竟是特殊时期与特殊情况,为了快速到达目的地,赵匡下令将全军的卡车集中,开赴真宗朝参与作战。

大宋现在不是很缺卡车,毕竟贞观朝的卡车基本上都出口给了宋朝。狗大户不缺钱,完全就是一副“买买买”的态度。每次赵匡一拍桌子,李世民就有点红眼病犯了——无他,不知道为何,宋朝的矿产富集程度,是他大唐二十个位面加起来还多。

寇准哪有心思打牌,他坐在窗户边上,看着那万余辆卡车,心里五味杂陈。

这开宝朝,已经强大到如此地步了吗?

到了此时,他也完全放下心来。

运力都已经如此颠覆三观,想必战斗力也绝对不会差。

他现在开始期待起那火炮的威力来了。

见寇准心事重重地看着外面,赵匡也不劝,而是叫上老李他们几个开始打牌。

李清早就回去了,这种热乎闹他不想凑。

对于李世民,寇准还是很热切的,毕竟那可是臣子们心目中最为完美无缺的老板。寇准为人刚直,因多次犯颜直谏,逐渐被赵光义重用。淳化二年春大旱的时候,群臣都在说是天命,只有寇准以天人感应学说为依据,进谏刑罚不公,后来一查果真如此。

虽说是赵光义脾气不错,也对他的直谏颇有包容,但总归是时间一久就出了厌恶之心,至道二年的时候,因为寇准性情过于刚直,赵光义感叹“鼠雀尚且懂人意,何况人呢?”,将寇准罢相,贬到邓州任知州。

像他这种性情刚直,眼中不揉沙子的人,最憧憬的老板,莫过于李世民了。

老李当然也挺喜欢寇准的,他靠在椅背上,笑呵呵地劝赵匡将寇准带回开宝朝,说千金易得,直臣难求,更何况寇准才干卓越,是完美的“人镜”。

实际上老李也有点憋着坏,心想魏征不能光我自己有,你小子也得有自己的人镜。

赵匡哼哼唧唧的,碍于情面只能应下了李世民的话。

犯颜直谏的臣子,每个皇帝的心情都是复杂的——可谓是又爱又恨。爱吧,爱的是他为人刚直,有话就说,不像某些臣子和你玩心眼子;恨吧,那是真的压根儿痒痒,有话直说有时候也实在是过于刺耳。

正所谓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有的时候,说真话就是这样刺耳。

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就是这个道理。

最新网址:dingdiange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