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明智屋首页> 南宋锦衣卫小说>南宋锦衣卫最新章节列表 >南宋锦衣卫最新章节  明智屋APP下载地址!
直达页面底部
南宋锦衣卫-【文史资料】历代
更新时间:2010-10-15  作者: 雪山飞狐   本书关键词: 穿越历史 | 雪山飞狐 | 南宋锦衣卫 
正文如下:
在进入正文之前,偶们首先要澄清一个基本概念,何谓春药?一般见识肤浅的人,总是认为春药是一种为了单方面满足男性生理需要,而提炼出来的壮阳药物。但这其实是一个医盲无知的误读。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以下学术部分,有知识有修养的男性网友可以不看,直接跳过,看正文好了)。首先,从医疗保健养生学的角度来看,所谓春药,偶们实际上主要看中的,是它所能起到起到的,补肾理气的保健作用。至于壮阳不过是附带的诸种功效之一。这是一个很严肃浩繁的生命科学命题,小熊就不具体展开了。其次,春药的制备,也不只是单方面补充男性的生理损耗,女性使用者也大有人在,而且,从逻辑学的角度上来讲,如果纯粹是为了满足自身生理需求,那么男性根本就不需要使用有毒副作用的药物,甚至不需要异性,自己就可以解决。事实上使用药物的目的在于完成一种崇高的,爱的奉献。用琼瑶阿姨的话讲就是:"再美丽的花朵,如果没有春风雨露的滋润,那么也终将枯萎,欢颜不再"。最后,从医学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男女交往,可分为以下几期,1,兴奋期,2高平期,3,高潮期,4,消退期。这四期男女大致相同,可是男子还有自身独有的第5期----不应期。所以在两性关系中,男性是天生的弱者,但女性强势一方又不能得罪,于是只能借助药物,借用一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中几多辛酸,几多艰辛,相信各位的男性网友(尤其是那些看贴不回帖的),心中都感慨良多。

道理说完,开始进入正文。先秦两汉时期,方术流行,根据近代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书简,就可以看出当时身处辛追夫人女权奴役下,男人们的悲惨生活。举几个例子(药方特别古怪的,可遇不可求的,还有类似于赌命类的,就都算了,先举几个普通的)

例一,《杂疗方载:"益内利中:取醇酒半杯,温之,勿热,毁鸡卵,注汁酒中,挠,饮之。恒以旦未食时饮之。始饮,饮一卵,明日饮二卵,明日饮三卵;其明日复饮二卵,明日饮一卵。恒到三卵两却,却到一卵复益。"

大致翻译,就是每天早上用酒吞服生鸡蛋,以若干天为一个疗程,据说有美容壮阳功效。关于吞食生鸡蛋的利弊,一直是个争议不息的话题,小熊个人反正不推荐,知道一下也就是了。

例二,《十问载:"食阴以为常,助以柏实盛良,饮走兽泉英,可以却老复壮,曼泽有光。"

大致意思,吃动物鞭,配以动物乳酪,也可以美容壮阳。举个简单搭配,牛奶炖牛鞭,原汤化原食。那位要是能咽下去,那你一定是传说中的牛人了。

例三,《杂疗方中载服雀卵方:"取春鸟卵(雀卵),卵入桑枝中,蒸之,于黍中食之。"

意即将雀卵与桑枝一起蒸熟,和黍米饭一起服食。服食此方能起"内加"即补益性机能的作用。这个还可以接受,医学上,雀卵性温味甘、咸,功能补肾阳,益.精血,调冲任。桑枝性平味苦,能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行水气。二者搭配可以治疗男子虚症,所以,小熊建议大家,少吃肯德基的所谓营养早餐,多吃传统的中华美食,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弘扬了传统文化,何乐而不为?

接下来,转进三国两晋南北朝,看看当时的著名药物五石散。说起五石散的创制,其中还有一段男人的悲伤故事。五石散的首创者----何晏,自幼丧父,其母改嫁给了曹操,何晏从童年起,就饱尝寄人篱下的苦痛,等到成年以后,娶了曹朝的女儿,一个大男人,虽说美其名曰叫个驸马,其实就是从小给人家做童养小丈夫,要知道当时社会上,上门女婿的地位是何等低下,早些年,汉武帝北伐匈奴,赘婿就在征发的炮灰之列。作为一个读过书,知礼仪的男人,每天面对欲求不满,诸般挑剔的公主,朝臣同僚鄙夷,讥笑的眼光,承受着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心理自然压抑,所以借助药物渡日,也就不足为奇了。下面看五石散的具体配方,解读何晏的心路历程。

五石散中几味主药:石钟乳,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紫石英里确实都有壮阳,温补肾水的功效成份。服用以后,何晏可以随时应对曹公主的需求,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药人。

其次,五石散的本意是上述五种矿石类药物与礜石的合剂合称。后人不知礜石这味药剂,以为只是五种矿物石的单纯合剂,是一种误读。寒食散的主要成分是礜石。《山海经,西山经云:皋涂之山,有白石焉。其名曰礜,可以毒鼠。用现在的话说,礜石其实是硫砷矿砂。五石散的制法,大体就是把礜石与其他几种矿石放在一起研磨,搅碎,然后以温酒送服,酒就是一种催化剂。人体相当于道家所说的鼎炉。如果一切顺利,在人体内析出的主要是单质砷,根据用量,服用步骤,可以引起慢性砷中毒反应,临床表现就是

1,毛细血管扩张,导致面色红润,透出一种特殊的美感。比如何晏,夏天喝汤,脸色还是那么好。这样才能应对曹操的疑心,艰难的活下去。

2,毛细血管充血,导致烦躁,开始吃冰,然后出现肌肤敏感等致幻症状,这样才能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求得心情上的片刻宁静。

综上,可以看出五石散不过是,一个有思想的男性,为了避开尘世的烦扰,满足妻子的欲望,而创制的一种牺牲自我的药物而已,天可怜见,经过历代无知妇孺的歪曲解释,居然被现代的很多无良女性指认成男性好色的一大重罪,真是冤枉啊!

紧跟着是唐朝,大唐又是一个女权张扬的时代,从武则天到杨玉环,从太平公主到安乐公主,从鱼玄机到虞美人,实在是忍无可忍,先贤吕纯阳,洞宾上仙,有诗道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伏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诗中生动的说明了当时的社会危机情况。还有大诗人白居易作《思旧:

退之服硫磺,一病讫不痊。

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

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绵。

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

惟余不服食,老命反延迟。

具体分析一下,

1,韩愈,吃的是传统春方丹药,据说"昌黎公愈晚年颇亲脂粉。故事,服食用硫磺末搅粥饭啖鸡男,不使交,千日烹庖,名火灵库,间日进一双焉。始亦见功,终致绝命。"(《清异录卷二)。在洞宾上仙的《洞玄子一书中,也有相似方剂"秃鸡散"。可怜韩愈,一代文宗,命丧鸡肉粥之下,可不惜哉?

2,元稹,吃的是秋石,也就是童子尿经过皂荚汁液提炼之后,合成的一种甾体性激素(通俗叫法,男性荷尔蒙)。此药提炼在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详细记载,大致先把童子尿经过皂荚汁液提炼沉淀,形成结晶状物质,然后放入锅中炒干,再取出用水煮成清汤,再经过过滤筛除,一碗清水入锅煮干,又成结晶,其中反复多次,最后阴干备用,每次用时,参加国际卫生组织标准,用那么一小粒,保证文思泉涌,所以元稹才会在兴奋之余,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的千古名句。

3,其余二位,杜牧大概是辟谷的,每天不吃饭,专练气功导引之术,配合服用松子之类坚果,走小松鼠返老还童的可爱路线,故而江湖人称小杜。至于崔玄亮,一看就知道是五石散的坚定拥趸,看他的临终诗:"暂荣暂悴石敲火,即空即色眼生花。许时为客今归去,大历元年是我家"。摆明了,刚磕过药了。

宋朝开始,男人总算翻身坐了一会主。在药物上也体现出了这种拨乱反正,男女平等的倾向。看《东坡语林里,苏轼所作的这首阴丹诀

取首生男子之乳,父母皆无疾恙者,并养其子,善饮食之,日取其乳一升,少只半升已来亦可。以硃砂银作鼎与匙,如无硃砂银,山泽银亦得。慢火熬炼,不住手搅如淡金色,可丸即丸,如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亦不限丸数。此名阴丹阳炼。世人亦知服秋石,然皆非清净所结;又此阳.物也,须复经火,经火之余皆其糟粕,与烧盐无异也。世人亦知服乳,乳,阴物,不经火炼则冷滑而漏精气也。此阳丹阴炼、阴丹阳炼,盖道士灵智妙用,沈机捷法,非其人不可轻泄,慎之!慎之!

人乳,古药名,蟠桃酒,医学上功用补肝肾,壮腰膝,益.精血。主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可延年益寿。看来苏学士在当年就深得其中三味,所以才有秘方传世。明人有诗赞曰

蟠桃酒,两个葫芦盛一斗。

五行造出真醍醐,逆烹一醉医枯朽。

若能九鼎入胸中,返老还童天地久。

当然这是在士大夫阶层的时尚,至于在民间,以阳谷县的新好男人武大郎为例,若要到西门大官人的生药铺里买药,那也是一件很便当的事,可惜最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被新女权主义者潘金莲女士所破坏,,其后故事就交给武都头去处理,偶们接着看元朝。

蒙元入主中原,自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其中密宗喇嘛教盛行,西域的妖僧,雪山的魔女,横行不法,喇嘛们有初夜权,魔女们有倒采花。《如梦令讲的是初夜权的屈辱

今夜盛排宴席,准拟寻芳一片。春去已多时,问甚红深红浅?不见,不见,还你一方白绢。

还有首密陀僧,就借一味药材---密陀僧之口。道出了十六天魔女们的条件

七粒丁香八粒椒,细辛龙骨海螵蛸,

枯凡少许蜂蜜合,十八娇.娘闪断腰。

恐怖啊,实在没法过了,大明朝自然应运而生。明朝最出名的是四味药,红丸,秋石,蟠桃酒,紫河车。其中秋石,蟠桃酒前面已经提过,紫河车就是胎盘,唐人白乐天诗云

漫把参同契,难烧伏火砂。

有时成白首,无处问黄芽。

幻世如泡影,浮生抵眼花。

唯将绿醅酒,且替紫河车。

胎盘常用药而已,就不多罗嗦了,来说说红丸。红丸又名丹铅,是取女子天癸炼制,用现代医学话说,就是人工合成雌.性.激.素,其中利害,引当时的小说家吴承恩在《西游记

人参果一节中的话,"这宝贝。。。。。有缘的,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当然也有少数人有不同意见,争论是一件好事,落实到具体问题上,还是要具体分析,凡事有利有弊,但是作为小熊个人,其实不提倡服用,因为此法对男性自身机体的伤害太大,在目前万.艾.可之类的新特药不断涌现的前提下,红丸类传统药物应该退出临床医学界,转进医药博物馆,聊备存档而已。

清军入关以后,随着借扫黄为名的禁书,文字狱的大规模展开,伴随晚明思想启蒙,社会变革运动而来的民间人性解放潮流,突然间嘎然而止。文明进程的中止,导致整个社会重新回到原始的蒙昧状态,春药医学界也蒙受了重大的损失,但也有一种橘化为枳的例外。这就是鸦片的应用。

早在六朝时,罂粟即已传入中国,到了唐朝,因为社会上五石散的大面积普及,导致食欲不振的患者数量剧增,因此以罂粟种子作粥,成为一剂治疗食欲不振的特效药,宋朝延续了这一风气,比如苏东坡《种罂粟诗

筑室城西,中有图书。窗户之余,松竹扶疏。

拔棘开畦,以毓嘉蔬。畦夫告予,罂粟可储。

罂小如罂,粟细如粟。与麦皆种,与穄皆熟。

苗堪春菜,实比秋谷。研作牛乳,烹为佛粥。

老人气衰,饮食无几。食肉不消,食菜寡味。

柳槌石钵,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调养肺胃。

三年杜门,莫适往还。幽人衲僧,相对忘言。

饮之一杯,失笑欣然。我来颍川,如游卢山。

两宋以后,罂粟壳开始入药,专治痢疾拉肚,明朝,罂粟终于成为了房中补益类药物大家族的一员,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俗人房中术用之。京师售一粒金丹,云通治百病"。可惜,原本一味治病强身的药物,经过清政府的改造,变成了毒品,这有两部分的原因,一是因为罂粟汁液的提取法,以及其迷幻毒品可使民众致弱的药物学功效被清政府所知晓,二是结合清人自身来自关东,惯食烟草的特性,为鸦片吸食的普及,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纵观有清一代,借鸦片而稳固统治,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政治手段。可怜,好好自宋明以来,一味上好的房中灵药,在清代,沦落到了毒药的低贱地位。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凡是中国的好东西,被胡人一搞,一定走样。相同的例子还有科举制度,宋明科举目的在于养士,清代应试教育,目的在于豢奴,目的不同,结果自然也就不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