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明智屋首页> 农业狂魔小说>农业狂魔最新章节列表 >农业狂魔最新章节  明智屋APP下载地址!
直达页面底部
农业狂魔-第13章 余家村的资本萌芽
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 好多牛   本书关键词: 都市 | 都市频道 | 都市生活 | 好多牛 | 明智屋小说 | 农业狂魔 | 好多牛 | 农业狂魔 
正文如下:
第二天。

留在十里营处理砖窑的县支行行长,刘大年,来到路边买早餐。

还没想好吃什么,就听到排队买油条的人们,在小声议论。

“那么大一袋子,全是钱!”

“俩壮汉抬着都吃劲。”

“我的天,得有好几百万吧?”

“是啊,用化肥袋子装着,也不怕撒咯。”

“撒了你也不敢抢啊,那壮汉给你一拳,你怕不是要躺半辈子。”

“余阳也是好脾气,当初黄麻子抄过老余的家,这次余阳带着那么多人过去,连本带利的算完,丢下钱就走。”

“换成我,肯定把黄麻子家给拆了。”

“好脾气?你是没见刘狗子的惨样,余阳还了钱,拿那么一沓百元钞,把刘狗子的嘴巴都抽肿了。”

“谁让他嘴巴臭呢。”

“就是不知道张海会怎样。”

“张海那么好的人,又没欺负人家,用不着跑,听说老余借他5万,余阳还了6万。”

“想不到种豆苗那么赚钱,几天的功夫,那小子就发财了。”

“是啊,一袋子钱,还完账,还剩下一大半呢,我看着都眼馋。”

县支行行长刘大年,已经知道余阳在搞豆苗,更知道许多人开车去排队。

但从未想过,余阳会赚这么多。

并且结清民间贷,还剩余颇多。

如果银行晚几天收走砖窑,说不定现在已经拿到20万贷款,更不需要为砖窑头疼。

“贪念啊!”

刘大年知道问题出在哪。

无非是余村长说要25万买下砖窑,其中20万补上贷款,多出来的5万,银行这边分一分。

否则他一个支行行长,才不会参与进来。

而现在……

犹如股票,被套牢了。

当然,刘大年不着急卖砖窑。

因为那砖窑的价值,少说上百万。

放在那,等同固定资产,上级不会怪罪。

只是现在没人买,暂时无法变现。

刘大年听着议论声,吃完油条和胡辣汤,起身返回小旅社。

走到半路,忽然抬头。

下雪了。

……

村长家小洋楼。

余阳用一夜时间,结清了老余修砖窑欠下的民间贷。

忙完之后,抱着无债一身轻的念头,安心睡眠。

没想到一觉睡到晌午头,拉开帘子,外面大地都已经泛白。

“下雪了?”

自家豆苗需要阳光,这一下雪,怕不是要断了财路。

余阳套上军用棉大衣,急匆匆赶到自家院子。

然后便看到八十多个壮汉,挤在塑料大棚里忙活。

“差点忘了,昨天有64家村民改造了火炕,等于占领了64处房屋,自家新增64个农夫。”

“这么说,一个农夫持有1分地,咱的改良型农田,可以扩建6.4亩。”

“如果加上之前的2.5亩,总产量几乎翻3倍……”

余阳一边思索,一边走进塑料大棚瞧瞧豆苗。

奇怪的是,依旧在生长。

“不是说,必须阳光充裕,才能成熟吗,现在没阳光,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大哥闻言,有点像看傻子,“如果没阳光,岂不是乌七八黑,比晚上都暗?”

“是啊!”

余阳恍然。

虽然下雪看不到太阳,但白天依旧有光,并且也是阳光。

旋即余阳又发现,豆苗生长速度加快了不少。

这次他没问大哥,而是暗中观察……

左边区域2个农夫,周围大豆成熟时间减半,以前需要30天,现在需要15天,估计豆苗收割时间,也会从5个小时,变成2.5个小时。

右边区域5个农夫,周围大豆成熟时间大幅度减少,现在只需要6天。

南边区域有10个农夫,但周围豆苗成苗时间依旧是6天。

余阳明白了。

农夫的作用,是加快农作物生长。

如果单块农田内,增加农夫数量,这个效果会叠加,但存在一定上限,无法秒产。

余阳琢磨片刻,想到了流水线。

如果把改良型农田,切割成十数个小方块。

单块面积内,让农夫数量达到上限,将豆苗生长速度提升到极致。

也就是1小时收货一轮。

A区成熟,农夫转移B区。

咱派人到A区收割,同时B区成熟,农夫转移C区。

咱继续派人到B区收割,同时C区成熟,农夫转移D区,再派人给A区铺设沤好的大粪增肥……

以前都是全部种植,等成苗后,壮汉休息,俩堂弟收割,忙完之后农夫继续种植。

现在改成流水线……

89个壮汉,2.5亩农田,从早上5点,到晚上6点,总产量至少能翻3倍,甚至能达到5倍。

就是不知道哥哥们愿不愿意。

这567,远比什么996都要狠啊。

再就是,产量暴增,必须进行掩盖。

比如对外宣称,部分豆苗来自北边荒地里的塑料大棚,用于集中保温。

比如六叔搞定大型拖拉机的车厢之后,开始连夜往外运。

比如兜里有钱了,再收购几批二手的农用拖拉机,继续定制车厢,扩大车队规模。

至于为什么非要二手货……

这年头路不好走,买了新车,也会变旧车。

余阳认真研究之后,认为以上想法可行。

当即招呼大哥,开始测量。

等农田切割完成,再让木材厂送来大号三合板,互相隔离。

然后从村里招几十个小媳妇,负责收割、装筐。

再招十几个劳力,负责外运、装车。

另招几个老汉,负责沤肥、铺粪。

既然采用流水线,咱工资肯定不能按日算,计件。

收割装满一筐,2毛钱。

外运装车一筐,1毛钱。

增肥铺平一块田,1块钱。

余阳通过村里大喇叭,把内容通知全村。

很快,村里男女老少涌进村长家的小洋楼。

“三元,奶奶才65,还是个小媳妇呐。”

“您老还是去六叔家看戏吧,以后吃穿我全给你包了。”

“三元,俺出来干活,家里火炕怎么办?”

“跟六叔一样,平时不用管,豆苗我帮你们卖,月底等着拿钱。”

而腾飞的豆苗产业,甚至引来了村长那一支。

村长的二堂兄,期期艾艾道:“俺能报名吗?”

“只要品行端正,手脚麻利,吃苦能干,来者不拒。”

“哎!”

当然,村长二堂兄的做法,也让村长那支许多人看不下去。

“走狗!”

“叛徒!”

“吃里扒外!”

二堂兄:“我问了菜贩子,上午750筐,下午750筐,等北边5座塑料大棚投产,1500x5,每天出货7500筐。

外运装车一筐一毛钱,这次招15个劳力,只要我坚持下来,一天到手50块钱,这工作去哪找?”

村长堂弟堂叔们的脸色,立马变了。

这年头,城里的工薪岗,每个月才五六百。

而乡镇工资更低,除了出远门上工地,村民就近打工,一天能拿5块钱就要谢天谢地。

现在有个一天50的活放在眼前……

“村长!”

“村长,我也要报名!”

“村长,你家小洋楼太漂亮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