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明智屋首页> 越椒枝下小说>越椒枝下最新章节列表 >越椒枝下最新章节  明智屋APP下载地址!
直达页面底部
越椒枝下-第七十一章 听闻
更新时间:2019-04-10  作者: 琰哥儿   本书关键词: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代情缘 | 越椒枝下 | 琰哥儿 | 平凡生活 | 重生 | 琰哥儿 | 越椒枝下 
正文如下:
崔铭的处置最终由皇上发落了。

襄阳知府崔铭经三司核查并无贪墨一事,停职待吏部重新分配。皇上着吏部尽快拟个方案,特意强调崔铭品阶不变,依然是四品。

决议一出,各种道贺纷至沓来。

崔铭从大理寺出来后,有人评论崔铭,说他本性纯良,定会清者自清;也有人恭喜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可是明白人一看就懂,皇上这真是发落他了。不过也没发落到底,至少没打发他去戍边,或者是守皇陵。

“什么?去南直隶?”赵金铃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质问提前来给她报信的赵权。

南直隶还是神宗在的时候,应天府作为京师所在地,以区别于现在的直隶,而加上的“南”字。

武宗迁都以后,为了纪念自己父皇曾经的丰功伟绩,保留了应天府作为直隶的所有制度,包括六部。

南直隶区辖十五个府又三个直隶州,负责征收南直隶以及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税粮,此四地所交税粮几乎占了大周的一半,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盐引勘合,及全国黄册的收藏和管理。

所以,南直隶的管辖区域、机构设置、官员管理一旦有所变化,对整个大周的影响会很大,甚至会波及整个大周朝一年的国库收益,就是武宗也不敢轻举妄动。

后面历代皇帝也沿袭了祖宗的做法,保留了南直隶的六部,只是各部的功能在不断缩减,慢慢由十五个州又三个直隶州缩减到了江浙一带。

由于江浙地区经济繁荣,南直隶六部户部和兵部的地位依旧重要;只有礼部的功能萎缩得最为厉害,没有什么职权,因为皇帝几乎不来南京,礼仪祭祀活动不多。

崔铭要去的就是这礼部,迁右侍郎。

这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可这到了赵金铃这里,却糟糕透了,好似天塌了下来。

“会不会是弄错了?”

“错不了,这是我打宫里问出来的。回头妹夫放出来,你就知道了。”赵权解释。

赵金铃呆滞地坐在榻上,还是不相信:“老爷他没有贪银子,为什么还被贬去了南直隶?”

“这也不一定是贬。武宗把都城打南方迁到北方来眼瞅着就要一百年了。据说皇上要趁百年的时候祭祖。好多规制都要重新勘合,还有这黄册等等都要重新修撰。

“我听冯公公的意思,皇上要踏实利索的人去操持。

“金铃啊,你也往好处想想。

“妹夫被诬告的事不一定是坏事。如果不是这个事,朝廷里那么多知府,就跟那些个后宫的娘娘们一样多,你说皇上啥时候才能记起有这么个人啊?

“现在好了,他得了机会去南直隶,还迁了右侍郎。

“按理说,侍郎就是三品,皇上现在肯定是因着襄阳的案子不好给他升品级,不过皇上心里肯定有数。

“这不立马给他指派了新差事。只要办得好,不仅能体体面面地回来,说不定还能高升!”

“如果万一办不好呢?”赵金铃紧张地问。

“那不可能!”赵权摆摆手,继续说道,“你也别小看了自己相公。妹夫可是襄阳府的知府。地方官多难当啊,那事情多了去了,他都能应付自如,到了南直隶,就是修葺修葺,他肯定办得如鱼得水!”

赵老夫人也安慰赵金铃:“侄女婿看着就是个妥帖的人,你也莫要担心。”

说完,她又对赵权说:“你妹夫什么时候能出来?”

赵权估摸着就这两三日。

“嗯,”赵老夫人点点头,然后关照道,“你也多留心,姑爷要是出来了,你派人去接下。如果两三天还没能回来,你也多打点打点,看在里头能不能多点照应,别在那边吃苦。”

赵权答应着,让母亲和表妹都放心。

赵金铃还是有些担心,坐在榻上叹着气。

门外廊下,偷听表舅和母亲谈话的崔颖更为担心。

崔颖自幼生活在崔家,对公门里的轮转还是懂得一些的。

去了南直隶难道不是被变相流放和降级吗?

谁都知道南直隶的六部,大多是碍于皇家的面子,纪念开国的神宗,才没有取消的。

如果真像权舅舅说得那么好,为什么历年的翰林院观政结束的庶吉士——那些传说中的大周国青年栋梁们,没有一个去南直隶任职的?

还不是因为没有实权,又不被皇上重视!

父亲在去年才好不容易升任了襄阳府知府,虽然只是提了半级,可是毕竟成了主政一方的主官。

崔颖当时就觉得,家里家外对他们母子三人的态度都不一样了。

哥哥自是不用说的,他本来就是宗主看中的接班人,又高中了湖广解元,结交的都是颇有才华和家底的同龄人,在崔家是人人尊敬的未来家主,在襄阳是收到追捧的青年才俊。

母亲和自己呢,原本平日都是在家中忙些日常的小事,自从父亲升任以后,母亲的帖子突然多了起来。

清河周边的大户人家经常邀约她们母女,不是一起赏花品茶,就是一处绣花谈诗,或者就是一同登高祈福。

甚至连管辖清河一带的广平府知府夫人都给母亲下过帖子,请她去知府衙门的后院相访几日。

母亲接到帖子后,与自己婆婆还有宗主夫人请示该不该去的时候,婆婆征求宗主夫人的意见,宗主夫人则当机立断让自己媳妇和孙女陪着母亲和自己去。

“不仅要去,还要体体面面地去!”宗主夫人态度很积极。

崔家在清河、在广平府的产业都是要知府大人关照的,知府夫人都下了帖子,哪有不应的道理。

去了广平府知府衙门的后院,崔颖才认识到,清河崔家,哪怕是再厚重的家世,也抵不过地方官的权威。

知府夫人看着很通情达理,身边来来往往的或是各个郡县的官家夫人们、或是商家宗妇们,都看着知府夫人的眼色行事,见了崔铭的妇孺,都是笑脸相迎,极尽能力地夸赞。

知府大人虽然只是去的时候见过一面,可威风凛凛,进出知府衙门前后都跟着一堆人。

想必自己的父亲在襄阳也是这么威风吧?

崔颖当时就这么想。

可如今,这威风就要随着父亲去南直隶而烟消云散了……

家里的婶子们和姐妹们会怎么看自己?

崔颖越想越沮丧。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