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明智屋首页> 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小说>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最新章节列表 >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最新章节  明智屋APP下载地址!
直达页面底部
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第九十九章 低调是一种技巧
更新时间:2012-02-28  作者: 就爱嗑瓜子   本书关键词: 历史时空 | 就爱嗑瓜子 | 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 
正文如下:
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

第九十九章低调是一种技巧

回府的路上,大家都不吭声,敏芝也没问牧仁刚才跑去了哪里,只是淡淡地吩咐了一句护送她回府。于是,牧仁默默地坐在车夫边上。车厢里,晗音紧挨着敏芝坐着,完全没有刚出门时掀开帘子往外张望的活泼劲儿,手一直抓着敏芝的袖子,仿佛是怕她一声令下也把自己给卖了。车厢里气氛沉重,空气里似乎还飘散着那股子咸鱼味儿。敏芝吐了一口气,今儿自己是抽风了,怎么就想到带他们看这么残酷的事实。其实她知道,“菜人”这种“商品”不是清朝的专利,是一直流传下来人性里最懦弱的一面,自己不忍心,就把孩子卖了,而且顽固的封建啊,真的只有卖儿子的,女孩连做“菜人”的资格都没有。在皇城边上出现这种事儿,康熙,你的盛世繁华在哪里啊,看你怎么扯这块遮羞布了。

回到府里,敏芝前脚回府,后脚禩也回来了,眉心打结的他二话不说,钻进书房纠结去了。敏芝也不搭理他,自己吃了点东西,抱了一会儿儿子,上床睡觉。如此一连三日。第四天,敏芝正教孩子说话呢,秋菊匆匆进来:“福晋,贝勒爷请您去书房呢……”敏芝松了一口气:“我知道了。”理了理衣服,亲了亲两个儿子。然后才拖拖然出房门。秋菊的脸色有些不好看:“福晋,贝勒爷似乎在生气……”“他这两天要是脸上能开出朵花儿来,我倒会觉得是撞邪了”敏芝半开玩笑地说着。把秋菊吓坏了:“啊呀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吓死奴婢了”

正说着,到了书房门口,陆九尴尬着一张脸:“福晋来了,爷正在里头等着呢……”敏芝笑笑,示意两人不要紧张,抬脚踏进书房。穿过外间,打起帘子,敏芝才发现禩和禟都在。禟见敏芝进来,连忙苦着一张脸起身行礼:“八嫂安。”敏芝侧身:“九弟也在啊……”禩原本背对着她,听见她开口才转身,一脸的怒容:“谁让你自作主张的”

这话可玄妙,她自作主张的事情可多了,可不能贸贸然接茬,于是她选择低头认错。默然不语。半响之后,禟忍不住了:“八嫂,您究竟是唱的哪一出啊,我这儿卖家都联系好了的,您这么突然一下子……”敏芝顿悟,小九急了。自己这儿屯着粮食,他就着急上火了。她勾唇一笑:“爷说的,可是我让庄子上把粮食屯着的事儿?”禩盯着她:“还有其他事儿?”敏芝叹气:“我以为是我去集市上买了个孩子回来的事……”

禩挑眉:“你去集市上买孩子?”“这不是前几日,晗音嚷着无聊,缠着我说要到庄子上玩儿,正好路过集市,见着有卖孩子的,我瞧着可怜,正想着柯安少一个侍从,于是就买了他……”两个男人顿时表情凝重:“城外有集市卖孩子?不是人牙子?”敏芝叹了一口气,装作很无辜的样子:“我知道皇家规矩大,奴才都要经过内务府核准的,可这些孩子实在可怜。晗音见了眼泪哗哗的掉,我也是一时心软,就买了一个回来……是我考虑不周……”

一边说着,一边偷眼看两人的神色。两个男人果然被这个问题绕过去了,禩沉着声音:“你当真见到城外有集市?还有很多卖孩子的?”敏芝掏出帕子象征性地抹了抹眼:“可不是么,我都惊着了,还好当时带着牧仁呢……好多孩子,身上都插着草标,跟鸡鸭似的搁着卖……”“行了,别说了,怎么会这样……小九,你说要是让皇阿玛知道了……可怎么好?”

禟皱眉:“八嫂,这和你囤粮有什么关系?”敏芝瞪大眼睛看他,真想损他一句:你丫的这辈子生不出儿子了脸上却显着忧虑:“我原想着在庄上开个粥场,可又想着这事儿不能自作主张,所以就先屯着,九弟,左右家里也不缺这几个银子……”禟沉默,禩也沉默。半天之后,禟缓过神来:“既然八嫂这么说了,我明白了,只要八哥开口,今年的粮食就不往外卖了”敏芝莞尔,小九虽然爱钱,但是对禩却是言听计从,无比慷慨。

禩看向敏芝:“你不嫌动静太大?”敏芝皱眉:“就是琢磨着动静太大,所以才屯着没敢动。不过,这儿可是皇城,灾民再这么闹几天,皇阿玛一准会有旨意下来……到时候再看看。说不定咱们帮得上忙呢?”禟深以为然:“八哥,你嫂子这话有理。”禩撇嘴:“她什么时候都有理行了,你回房吧,这事儿我和禟会处理……”敏芝一福身,刚想离开,禟又凑上来:“八哥,我们好久没一起喝两盅了……”禩默,敏芝翻白眼:“厨房里倒是有些新鲜……”

第二天,城门官集体上奏军机处,说是这两天进城的人太多,门口的守备力量不足,请求加派人手。巡城御史和九门提督也同时上本,说皇城里一下子涌入了太多的灾民导致治安极不稳定,紧接着吏部也递了折子,说山西某官员被查出贪墨公款五十余万两,罪不可赦。这几道本章一起出现在康熙面前,让原本想再等等的康熙坐不住了,终于下旨,减免山东两年的税赋,暗自抄了那个山西官员的家,谕令户部吏部在四门办粥棚,一方面阻止灾民大面积流入京城,一方面显示一下皇上宽厚爱民的气度。

皇家粥棚一开出来,轰动四九城,灾民们倾巢而出,争相排队领粥,一时间歌颂皇恩浩荡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这事情做一天两天,康熙觉得压力不大,持续了十天半个月,国库的人急了,粮食官员每天看着大袋的皇粮被拖出去,简直是心如刀割皇帝吃的御稻米,那得多少钱一斤啊就这样白白往外流。城门外的灾民却一点没有减少的迹象。

人都是有惰性的,知道你这儿有饭吃,那些个灾民都赖着不走了,天天拿个盆儿在那儿侯着,守株待兔了。粥棚开了一个月,人流依然没见减少,户部的人也急了,禛终于熬不住,上了折子,说皇阿玛您这样不行,那些个吃饱了没事儿干的天天就指着您的仁慈过日子呢,不思进取,也没有返乡的打算,您总不能天天养着他们。

康熙一想也是,刚想下旨停办,那边吴书来凑上来,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康熙一愣:“此话此当真?”“这是山东巡抚刚来的密函,请皇上过目”原来,敏芝听说山东闹了蝗灾,立刻和东庄的实验室进行了紧急磋商,结果“专家”们教授的治虫方法简单到令人啼笑皆非:蓄养足够数量的鸡鸭,就能解决问题。听到这个办法的禩也愣了,不过,他也没耽搁,放出信鸽的同时,还让人把庄子上所有家禽外加外面收购来的一共上千只鸡鸭全部打包装车送到山东,场面那叫一个壮观。

于是,康熙收到的折子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一场蝗灾被成千上万的鸡鸭鹅消灭了,顿时脸上露出了笑容,再仔细一问,禩她们三个这次默默花钱捐了大批的鸡鸭,而且他们的粥场几天前也悄悄地开了出来,给户部减轻了不少压力。康熙就喜欢这样的孩子,勤勤恳恳办事,低调不炫耀,相比禛的折子,禩他们的做法明显更得圣心。但是,康熙对此并没有任何表示。

敏芝这两天带着丫鬟坐镇东庄,严格要求施出去的每一碗粥都符合筷子插着不倒的质量,而且早晚两次敞开供应,时间久了,灾民发现这边的粥比皇上赏的还要好,纷纷聚拢过来。城门官对此感激涕淋,户部尚书甚至上本为三位皇子请功,被康熙留中。褆,祉,祺等纷纷像禩表示愿意出一臂之力,祯甚至亲自到东庄去给老百姓盛粥。这一下子,禛的脸黑了,礽的脸更黑了,康熙的眉头也皱起来了,我施粥的时候你们都哪儿去了?

好在禩也意识到动静不小心又大了,亲自上了折子表示自己只是想替皇阿玛分忧,恳请皇阿玛给个许可证,诚惶诚恐……

于是,一个月零十天,皇家粥场关闭,京城和山东同时贴出告示:蝗灾已经消灭,救灾物资正在派发之中,家禽两只,一百文钱,有一个算一个。皇榜一出,灾民们争相返乡,禩他们的粥场坚持了一个月之后,胜利闭幕。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没人再提起这件事,仿佛灾民闯京城这事儿从来没发生过。

只有留在柯安身边,名叫念诚的孩子让所有经历过的人记住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暗战。要说胜利者,当说是乾清宫里,龙椅上稳坐的皇帝康熙。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