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明智屋首页> 重生之文化帝国小说>重生之文化帝国最新章节列表 >重生之文化帝国最新章节  明智屋APP下载地址!
直达页面底部
重生之文化帝国-344.贼难防
更新时间:2012-04-05  作者: 贫道花猫子   本书关键词: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生之文化帝国 | 贫道花猫子 | 贫道花猫子 | 重生之文化帝国 
正文如下:
344.贼难防

344贼难防

季棠郸是什么人,打过白匪,杀过鬼子,苏区里面做过笔杆子,解放后又作为文艺工作者的优秀代表,被第一代首长们接见过。

能够让他气急败坏的事情,应该是早已经绝迹,或者根本就不曾在。但现在的事实就是,老爷子在电话里面的声音,如同外面的低垂的铅云一样,充满了风雨欲来的躁闷:“一,你最近这段时间,和吴峻寄那个畜生见过面没?”

这得是多大的怒气,能让修身养性二多年的老人,连这种重口都骂了出来。季家在和杨一闲扯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提及季棠郸的陈年往事,老人最最怒极的一次,也就是对着一个恬不知耻的人,骂了句下作,还是他五多岁,火气没有完全退散的时候。

这还是其次,至少那个被骂的人,和季棠郸毫无瓜葛,而吴峻寄怎么,也是他老友的晚辈。

“嗯?他啊!”杨一仔细回忆了一下,然后点点头:“有的,个礼拜的时候,我们出版社的总编辑赵伯伯嫁女儿,他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过去了一趟。宴会结束后也没走,非跟着我回来,又问我要了《土疙瘩》最后的稿子,完了才走。”

那边的老人听了这话,似乎是气急,也有些恨铁不成钢:“你怎么这么糊涂!以前不就和你过,少和那人来往的吗?就是不听,就是不听,现在怎么搞,你最新一期作家文摘的访谈,还有报纸……什么报纸?随便什么报纸都有!”

季棠郸打来这个电话,本是存着通知弟子的心思,但才讲到一半,心中续集的火气,就忍不住爆发出来。这是老人罕有的激烈情绪,其中当然有责怪杨一不停劝告的意思,但更多的,也是因为到朋友的晚辈自甘堕落,做出了毫无底线的事情,因而痛心疾首。

挂了电话,杨一还没来得及话,旁边杨敏就担心地过来,她在旁边全程陪同着,虽然不清楚季棠郸发脾气的原因为何,但电话另一边的火气,却是结结实实体会到了。

“怎么了,你惹人家老先生不高兴了?”现在的家里面,杨敏的作用,大致就是个极为自由的高级保姆,除了日常家务,以及照顾好杨一的饮食起居之外,在事关家庭的大事面,开始慢慢让出了决定权。

但唯一还能体现母亲威严的两点,一是对待家里的亲戚,每每杨一撇嘴报以微词的时候,就会引来杨敏的怒视。另外就是尊师重道的方面,她知道自己儿子,现在正跟着大学问家学习,是以本来已经对杨一的学业有些绝望的她,恨不得把季棠郸当老祖宗一样供起来。

杨一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什么呢,我会惹老师不高兴?”

“那电话里面,是怎么回事呢!”杨敏还是不放心,这儿子不去学校,已经让她大为光火了,要是这个好不能压得住他的老师也被得罪了,那可怎么办。

“行了,这事情不用你操心,我和老爷子的关系也好得很!”杨一摆摆手,愈发坚定不告诉自己老妈,到底是什么事情的决心了。要是被她知道,难免又是人心惶惶地数落自己一整天。

遥远的天边一道雷霆劈下来,街道有人快步奔跑,自行车从巷口慌张拐进来,但是没等到车的人停稳,瓢泼大雨已经倾盆泼下。

瞬间,啪啪啪的响声连成一片,整个越州就在这种单调的声音中,渐渐模糊了城市的影像。杨一打开窗口,一阵清凉涌入房间,让他原本有些梗塞的心情,渐渐也舒缓下来。抬眼望出去,巷子口的卖部门口,打麻将的大妈婶子们似乎并没有被惊扰到,依旧鏖战正酣。

杨一家里没有订报纸的习惯,至于作家文摘,那就更不用提了。反正杨一需要的东西,在那面也找不到半点儿,一个月省下来5块多钱,还能买一瓶酱油一瓶陈醋呢。

再次给了老妈杨敏一个肯定的答复后,杨一提着伞出门,然后在杨敏的目送下,像是雨中幽灵一样,钻进了漫天的水幕。

夏天的雨就是这样,可能一个多星期都没有丝毫水汽,干燥的空气,让人恨不得泡在凉水池子里面不起来。但可能就在下一秒,暴雨突兀而至,短短多分钟的时间,排水不畅的老街就能积起腿高的水洼。

来到卖部,哗啦啦洗牌的声音,就连如此急促的骤雨也无法掩盖,杨一笑着在柜台放了一块钱,然后取出最后一份没有卖掉的越州早报。

几个大妈都认识杨一,她们在剩下的人生当中,除了打牌和卦,几乎没有其他让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对于这条街道里面的老人,几乎能认出90。而这个孩子日渐让人感到不平凡的气场,也是她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身份和地位的改变,总会让的心态和气度变得强悍,即便杨一这种走野路子的作弊者,在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后,平时的一言一行,也会流露出某些不同于市井民的讯息。她们读不懂这样的讯息到底代表着什么,但是不妨碍在背后议论。

至于是这孩子不简单,还是这孩子还挺能装模作样,那就不得而知了。

拿到了报纸的杨一没有多做耽误,直接翻到了文体版块。

文体版的头条,那一行无比刺目的加黑加粗标题,是这样的文字——年磨一剑,香从苦寒来。

而副标题的那个名字,就是让季棠郸如此恼怒的根源——我市优秀文学工作者,杰出的作家吴峻寄,郑重推出最新力作《命运的石头》。

这就足够了,已经不需要再去其他的东西,杨一在确定了事态之后,也没了仔细阅读的,就这么把报纸细心放回报架。然后唏嘘地着遮雨棚外面的水幕,险些就笑了出来。

阿提克拉希米,你还真是……该怎么形容呢?好运气?估计这位作家自己也不喜欢这种运气吧!可怜?不定没有了《坚韧的石头》,他以后还能写出另外一部更为的作品。

不过杨一就算用脚丫子也能想到,他在抄袭《坚韧的石头》时,几乎是相当于把那本书回炉重铸了一遍,法语的写作习惯,阿富汗的人情风俗,把这些东西一一还原为另一个国家动荡之期的相对应元素。这个工作着轻松——包括杨一自己,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但当他认真去做的时候,才发现动嘴巴远比动手容易太多,这个的所有事情都是如此,无一例外。

光是民国时期的资料,杨一就从越大图书馆和越州市图书馆借回来不下近三四册,然后再从这些海量的资料里面,选择出最有时代气息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最能体现民国风云激荡,最能展示普通市井生活的……所有的这些都经过他的筛选,过滤,然后以一种和原书比起来,已经面目全非却又无比融洽的姿态,整合到了他改头换面的书中。

然后呢?

然后吴峻寄肯定连大部分的标点符号都没有动过吧!除了那天,他念给别人听的过渡性章节,其他的东西,几乎可以肯定,他是不会动的。

这还真是讽刺,杨一觉得自己是无话可了。因为本身他就是抄袭,虽然这个作家是外国人,抄起来并没有太多的负责感,甚至还有一种掠夺的成就感在其中,但当别人二次抄袭他的时候,杨一也实在是生气不起来。

就是单纯觉得好笑,不知道这算不算抄人书者,人恒抄之?

不过不管怎么样,觉得可笑也好,觉得也罢,他都不能不去做点儿什么。虽然不至于有“他nn的,居然敢在太岁头动土,你不知道咱家就是抄袭起家吗”这种反讽自身的心态,但不管怎么,无论是他自己,还是着眼于和讲谈社的合作问题,他都要把那个二道贩子给狠狠打倒。

“喂,是罗哥啊……哦,你已经知道了是吧,好的好的,我马就过来,嗯,就是找你谈一下这个问题。”

挂掉了电话,杨一总算是等来了一辆出租,然后在打牌大妈们的羡慕嫉妒恨中,拉开车门飘然远去。半个时后,当杨一走进阳一出版编辑会议室的时候,却整个阳一出版的主编们,都整整齐齐坐在那里。

“这是我们今天下半年,将要面临的最大问题!”罗戈冲着杨一点点头后,就二话不直奔主题:“一的新书,虽然对内并没有透露消息,但是赵总编和我都是知道的,的的确确是一的心血!现在大家讨论一下,要怎么做,才能把那个人的真面目揭露出来。”

这要是换了其他一个人,一准就对罗戈感激涕零了,但是杨一听了这话,却怎么都觉得一阵不对劲!抄袭什么的,好像自己也是这样的家伙啊……

“是那个什么吴峻寄的《命运的石头》吗?”葛黎高力率先发言,他是这里面最为激愤的人,而且也是对杨一最为深信不疑的人,一年前《宋朝》的惊艳犹在眼前,一年之后,本应该是再次让他刮目相的二次涅槃,却成为了高举讨伐义旗的会议。

罗戈点点头:“是那个王蛋的,一给书定下的名字是《土疙瘩》,什么命运的石头,不中不西不土不洋!连抄袭都不用心,他吗!”

罗戈一个文化企业的堂堂总裁,在下属员工会议,居然大放厥词,这一幕要是传到了新闻记者的耳朵里,难免又会被炮制出一些标题耸人听闻的新闻,但是在阳一内部,大家都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甚至有些好事的女生,还制作了一个“罗总彪悍语录”,大有抬神坛的架势。

骂神的神坛。

所有的编辑里面,最是德高望重,也是从罗戈的思阅文化开始,就跟随在胖总打天下的总编老赵,轻咳了两声,在罗戈偃旗息鼓后,目带忧虑地向杨一:“杨啊,你的这个原始稿件,面有没有什么能证明创作时间的东西?剽窃这个东西,要是没有比较确凿的,能够一锤定音的证据,那可就是个糊涂官司,不好打啊!”

这话一出来,大家纷纷向杨一,愤然和忧虑中,又带着最后一丝期盼。这些阳一文化的中层,自然明白自己的命运和的命运息息相关。而阳一文化的未来,虽然不能全部系于一本面,但要是这个官司打不赢,无疑会影响到和讲谈社的合作,影响了和后者的合作,又无疑会给公司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和负面影响。

但是就在这些编辑们,心中惴惴等待着杨一答案的时候,少年却满不在乎地摇头:“原始稿件?就是创作的手稿?拿个东西怎么能拿来证明,就算你每张纸都涂改满了,人家也能你是刻意弄出来的嘛。”

果然,编辑们长叹了一口气。

但只有罗戈,从杨一那淡然不变的表情中,嗅到了一些端倪,很是凶巴巴地瞪过来:“哎,你子又在打什么主意呢?还有我们不知道的,赶紧出来!”

杨一也没有什么和人逗趣的心思,很是直接地点点头:“书面的文稿没办法证明,但是现在还有一个东西叫电脑的,知道吧?”

罗戈自然是知道这玩意儿的,但他同时,自然也是不知道杨一提及这个东西的意图何在。

在罗戈继续凶巴巴的眼神中,杨一好整以暇:“这个东西呢,当你在它面存储什么东西的时候,都有一个存储时间,我这么的意思,你知道了吧。”

编辑们都是文科生,哪里弄得清楚杨一是什么意思。

但是罗戈却明白了味道,脸色正要一喜,却忽然半路打住:“一你的意思是?你在写这本书的时候,都有把稿子存到电脑里面?有个原始的存档记录?”

杨一点头。

“可你报社的那些盝儿记者,扯什么他吗的年磨,要是人家你的稿子是偷的,然后才存到电脑里面,你又怎么?”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