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明智屋首页> 重生之颠倒众生小说>重生之颠倒众生最新章节列表 >重生之颠倒众生最新章节  明智屋APP下载地址!
直达页面底部
重生之颠倒众生-第五十一节 圆明院遗物
更新时间:2011-07-10  作者: 代月岚   本书关键词: 现代言情 | 代月岚 | 重生之颠倒众生 
正文如下:
在我国自古即认为紫檀是最名贵的木材之一,它深受皇家及王公贵族的喜爱,属于紫檀属的木材种类繁多,但在植物学界中公认的紫檀却只有一种即小叶檀,其余各类檀木则被归纳在草花梨木类中。

从明代开始紫檀为皇家所重视,截止到明末清初,率当时世界所产紫檀木绝大多数尽汇集于中国,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过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

清代中期,由于紫檀木的紧缺,皇家还不时从私商手中高价收购紫檀木。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购紫檀木的记载。这时期,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论哪一级官吏,只要见到紫檀木,决不放过,悉如数买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织造机构。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积的木料也全部被收买净尽,这些木料中,为装饰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宫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绪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寿过后已所剩无几;至袁世凯时,遂将仅存的紫檀木全数用光。

欧美等西方人士较中国更重视紫檀木,因为他们从未见过紫檀大料,认为只可作小巧器物。据传拿破伦墓前有五寸长的紫檀木棺椁模型,参观者无不惊慕,以为稀有。直到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见到许多紫檀大器,才知道紫檀精英尽在中国。于是多方收买,运送回国。现在欧美流传的紫檀器物,基本上都是从中国运去的。

“要是这个是从清宫里流出的,那就发发了。”耿云嫣擦擦满嘴的口水,然后接着检查第二个木箱子,这是一个比A4复印纸略大的木箱。

虽然这个木箱比前一个大不少,但却明显轻于前一个箱子,该箱通体透绿,木质散发出独特的檀香味,箱面雕刻着一幅栩栩如生的仕女图,耿云嫣好奇地伸出一根手指在箱面上刮刮,一层晶莹剔透的絮状结晶物立刻被刮了下来。

“哇靠,居然是绿檀,不晓得和前一个箱子比,哪个更贵一些。”耿云嫣挂在嘴角的口水已经流成小溪,她对木材的知识完全归功于后世的那些娱乐综艺节目。那些栏目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任何刁专古怪的难题都能用来为难艺人,其中有一档节目是在电视连续剧《雾里看花》红暴时上档的,而节目用来为难她的正是一些古董家具。

“和眼前这些比,那个什么鬼节目拿出来的皇家御用就跟歪货一样。”包着绿檀箱子一阵抚摩,最终将它也塞进了背包。

最后的箱子耿云嫣从它的大小上推测,里面装的因该就是现金,用手抱抱,果然沉得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整个箱子搬了出来,她的双手因为箱子的重量而轻微发抖。

“怎么办,要如何把这么重的东西般回家去。”耿云嫣为难了起来。

这个箱子木色金黄而温润,箱面上浮雕着佛家八宝纹,她好奇地看着箱子侧面,这箱子的木料纹理清晰,如行云流水般非常美丽,最特别的是,木纹中常见的有很多木疖,这些木疖亦很平整不开裂,呈现出一张张美丽动人的图纹。

耿云嫣轻轻地抚过一个如同少女脸庞般的木疖,“莫非是黄花梨木?”她为这木质的美丽而晕眩。

又一个小时后,她终于气喘如牛地将着三个箱子运上了山坡。

“不行了,要被累死了。”汗水已经浸透她的全身,但想到必须暂时抛下其中的一个,她又觉得心如刀绞。这般美丽的物品,叫她如何舍得放手。

于是在天微微亮,远处传来清洁工人扫地声时,她终于将这三个箱子全数搬到了床前。

“累死我了。”耿云嫣忍不住地抱怨,四肢因为体力透支而止不住的颤抖。

受这翻折腾,直到七点二十父亲前来叫她起床时,她还没有缓过气来,耿向国诧异地望着精疲力竭的女儿,耿云嫣连个笑容也挤不出来。

“睡姿不佳,半夜滚下床撞到了头。”她的声音比深宫怨妇还要哀怨,她的脸色不用化妆也能去演鬼片。

“要不今天你别去运动会了,我给你写假条。”耿向国心疼地替女儿揉着后脑勺。

“不晓得妈妈还要住院多久。”她若无其事地询问父亲。

“估计短时间内出不来。”耿向国的表情非常精彩,于是父女两人又一翻闲话家长,对话中父亲不停地抱怨,好象前几天母亲又闹了一些荒唐事,导致她原本近在咫尺的出院日期又变得遥遥无期了。

听到这些话耿云嫣的头又剧烈疼了起来,十分钟以后,父亲对她叮嘱了一翻,留下一张请假条然后出门给母亲送饭去了,确定父亲走远以后耿云嫣强咬着牙关爬了起来。

从床下依次拖出三个箱子,一一进行实验,果然昨夜自己的判断比金子还要精确,首饰箱子是用最上等的印度鸡血紫檀制成的,想到它在后世拍卖场上的价格,耿云嫣鸡冻了起来。

打开首饰箱,第一个印入眼球的是一对色如凝脂的白玉手镯,应该就是贪官口中的那对传家之宝,玉是一门比木材更加高深的学问,耿云嫣吃不透它的品象,于是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一边。

玉手镯下面的其他几件均为女子饰物,其中有三支步摇,两对耳环,一支发簪和一块玉佩,最底层是一些泛黄的纸页,耿云嫣好奇地将他们取出挨个阅读,第一封是贪官写给后人的家书。

“原来这些是从圆明院里顺出来的,难怪品质如此之高。”耿云嫣啧啧道,贪官在信中详细地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逃难,完整将自己的祖先,那个圆明院里的小宫女如何在1860那场灾难中逃生写下,情节得比小说还要精彩。

信的最后他不停地叮嘱后世子孙,一定要牢牢记住家族民族曾经的辉煌。

这封信看得耿云嫣一阵辛酸,火烧圆明园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伤痛,想到那些依然流落在海外的文物,她眼里透露出一种坚毅。轻抚这些饰眼中又流露出深深的不舍,有时候一个物品的价值并不能用数字来表达。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