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明智屋首页> 田园志小说>田园志最新章节列表 >田园志最新章节  明智屋APP下载地址!
直达页面底部
田园志-第三十一章 个人承包
更新时间:2011-01-14  作者: 天藏风   本书关键词: 架空历史 | 天藏风 | 田园志 
正文如下:
在这里这个地方从来都不会缺乏躲避需要的道具,你可以尽情的伪装自己。当然躲并不是藏在一个地方不动,躲在一个地方不动的那是傻子——至少仝大明在农村没有见过那么玩儿的,反而城里头有。

难道这个说明农村的孩子比较聪明?

这是一个沉重的哲学问题,不是仝大明现在会考虑的,一群孩子藏的藏,找的找,这个游戏很快三四轮儿就过去了,仝大明则是舒服的在原地休息……

话说,要是真的和一群孩子一起躲猫猫,那就太丢人了。

现在的仝大明是随性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一切都是由着自己的心来。毕竟重活一回的人,对于某些东西已经看的很开了。不一会儿一群孩子就围了过来,仝大明同志很殷勤的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经验。

藏的经验——怎么样伪装的更好,怎么样不被人找到,怎么样迷惑人,怎样……

找的经验——怎么样识破上述几种情况。

然后仝大明就问孩子们有没有看到什么比较特别的东西。也许是孩子们的好奇心起了作用,他们还真的找到了一些东西,比如说一块写着字的木板,一块画着图形的石头等等,虽然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却都记住了。

仝大明郁闷。

自己布置的东西满以为他们发现不了的,结果发现还是自己比较白痴一点点!干咳了一声,仝大明道:“恩,不错,保持你们的好奇心。”

“叔,我们想吃煎饼!”

仝大明翻了一个白眼儿,本来无所事事的他也乐意做煎饼。甚至于他的心里头在想一个问题,是不是自己弄一个煎饼摊子,专门给村里人做煎饼,也算是赚一些外快呢?这个主意想起来不错。

仝大明心动了。

心动不如行动——这一辈子的仝大明不会畏畏缩缩,不会有任何的犹豫,那是说干就干的,饼铛一摆,火一上,就大声的喊起来了……“煎饼了,煎饼,一元钱一张加野菜的,多给钱多加啊……”

“煎饼啊,大煎饼,物超所值的煎饼!”

“摊煎饼……”

一块钱的价位听起来似乎有点儿高。

不过五块钱那就是一斤面呢,仝大明其实这个也算得上是薄利多销了,能够赚一些零花钱还是值得的。而村里头的很多人算了一笔账,话说一天两张煎饼,那一年都能够省下不少的钱,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一个,孩子们特别喜欢。

所以呢?经过了良久的思想斗争之后,仝大明就红红火火的开始了自己的煎饼事业,而村民们也都接受了这个食物,基本上两百多口的人,一天能卖七十多块钱,刨去了成本,计算一下,有结余。

赚多少钱不是仝大明关心的——反正去别人家蹭饭也是蹭。

但是,他却有一种成就感,一天卖七十多张煎饼,听起来似乎不多,但是也是一木桶的面糊糊呢。这些面糊糊怎么也要两斤面……好吧,奸商,十足的奸商!

一天六十块钱的利润诶。

这其中的猫腻仝大明知道,可是别人却不知道,毕竟在他们看来那么大的一张饼子一块钱,真的不贵。他们不知道那饼子是充满了网状结构的,中间是空心儿的,一勺子面糊糊基本上就解决问题了。

仝大明得意的笑!

时间就在卖煎饼,哄孩子中一天一天的过去,大概是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以后,童家村终于花了大价钱买回了一只老母猪,以及许多头的公猪,另外鸡也弄了几百只——基本上周围的村子已经被他们扫荡一空了。

新的养殖场中。

猪咧开了大嘴啃着食槽里面的饲料,吧唧的那个香啊。

而不远的地方的鸡舍里,那些鸡也都脑袋上下不停的点,一天能下两颗蛋。在仝大明的要求下,养鸡场日夜有人,晚上还要点灯,虽然光线不是很强,但是一天两颗蛋也实在让人嘴咧后脑勺了。

“咱们他叔就是有本事!”

村子里的有孩子的媳妇都是这么夸仝大明童鞋的。

一天两颗蛋啊,仝大明并不想将养鸡场,养猪场啥的弄成集体所有,他决定开一个公开,公正的会议,会议的内容,就是要将饲料生产基地,蚯蚓养殖基地,养鸡场,养猪场全部分离出去!

仝大明有些害怕垄断。

他更痛恨垄断。

而集体所有会带来更多的麻烦——所以,还是承包给个人吧!

“内容就是这么个内容,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仝大明很无奈的按照某人的说法来了一句,长贵同志可以瞑目了。最后,仝大明将自己的终极意思表达了出来——分,要分,不仅仅是这个,还有砖窑,水泥窑,都要分!

村民一脸疑惑。

他们从来不愿意考虑这些问题,一听分家自然疑惑了。

仝大明说道:“也许你们想不明白,现在才刚刚开始,就分啥啊?这里面都有大家伙儿的努力,心血,是不?可是正因为这个,咱们才要分。古话说的好,能共贫贱,不能共富贵,为啥啊?”

“因为人心都是这样的,不患贫而患不均!”

“咱们是要过好日子的,所以任何的隐患现在都必须解决掉。万一以后过的好了,才闹分家,到时候是会有麻烦的,咱们现在的努力,也都会白费!现在,各家各户的都商量一下,第一个是砖厂,谁上?”

“不要咱赔,那咱就上!”

“美死你,不过呢,钱肯定是要花的,一万块。”

仝大明伸出了一根手指。

村民们吸了一口冷气,仝大明用充满了蛊惑性的声音说道:“一万块,多吗?好好的干,两年就能连本带利的还上,而且还能赚钱。其他的水泥窑,蚯蚓养殖,也都一样,现在一万块谁上?”

“这……”

吸冷气的声音在继续。

一个多月的时间,村民们对于仝大明口中的钱已经有了概念了,他们知道一万块意味着什么——那可是两千斤的粮食啊。自己的地里一年到头,差不多也就那么点儿东西了,你说要是全砸上……

犹豫。

今日一更,求票求藏。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