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

第114章 公主墓

第114章公主墓第114章公主墓→:耿老爷子神哉哉的举手,“急什么?反正都要说的,你们就让我说完。”

王同志笑了,“我来替你说吧,皇子墓道里放的是一对仙鹿,公主墓道里放的是一对仙鹤……”

众人恍然大悟,怪不得耿老爷子一见着仙鹤,就说这墓里边埋的可能是公主。

“公安同志,墓道里的东西都在这里了吗?”耿老爷子又看了看,没找着其他的。

“比较大的都在这儿。”

“那就是了,如果没有鹿,这就是个公主墓。”耿老爷子非常肯定的说道。

罗队长连连点头,“请你们坐镇是对了,要不然上头来了人,肯定得批评我们不懂,糟蹋东西。”

耿老爷子笑笑,接下来又讲其他东西的来历,他有意义教导元妮,说的很是详细。

外行看热闹,内行听门道,元妮一边听一边学,还真学了不少东西。

“……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再看年代,这是纯铜鎏金仙鹤,这种工艺,汉代是没有的,唐代才出现。

根据仙鹤的工艺,我们可以确定这座墓是唐代以后的墓……”

耿老爷子咳嗽两声,元妮急忙递上水杯子,他喝了两口润喉,才接着讲,

“唐朝历经200多年,一共有20多位皇帝,接下来我们再确定一下,这位公主是哪个皇帝的女儿。

让我们再从其他墓葬品上找找线索,看这个瓶子……”

耿老爷子说着,拿过蓝色瓷瓶,此刻,瓷瓶上的金水已经完全渗了回去,宝光内敛,配上夺目的颜色,别提多好看了。

耿老爷子有意要栽培元妮,他想先考考对方,“你说说看,墓葬品那么多,我为什么要拿这个蓝色的瓶子来断代?”

元妮只是缺乏经验,并不是一点儿考古知识都没有,她想了想说道,

“早在唐代以前,彩陶只有两种颜色,蓝色是唐代才出现的,因此把彩陶称为唐三彩。

蓝釉瓷器在唐代是很珍贵的,只有贵族才能使用这种颜色。ŴŴŴ.ßĨQÚbu

之前见到这只蓝釉瓷瓶,就可知墓主人身份非富即贵。”

“说的很对,还有别的吗?”

“想要制作蓝色的瓷器,不仅对窑口有很高的要求,还需要一种叫做钴的特殊材料。

而大唐根本就没有钴,后来,还是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把这种珍贵的材料运了进来,大唐官窑才开始烧制蓝釉瓷器。”

听到这里大家伙都懂了,顾超甚至轻轻的鼓了两下掌,“元妮同志你讲的很明白,我虽然不懂考古,也可以根据你讲的作出大胆推测。

丝绸之路是在贞观之治期间才兴起的,这是不是意味着,这座墓,是贞观之治后才出现的?”

元妮点头,“是的,贞观之治早期虽然已经开通丝绸之路,可那时唐代的工匠,还没有掌握烧制蓝色陶瓷的秘密,所以产品不多。”

“说的对极了,看完了颜色,我们再来看花纹……”耿老爷子指着瓷瓶上的花纹,又滔滔不绝讲了起来。

现场有耿老爷子,耿老太太,王同志三个内行,再加上元妮有金手指,四人通过讨论,很快就得出结论,这座墓,应该是中唐时期一位早夭公主的墓。

“综合这些皇帝的情况,我认为这墓里应该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永泰公主。

这位公主英年早夭,据说她的死跟祖母武则天有关,属于武则天迁怒所致。

李显在武则天死后继位,继位之后,出于对女儿的愧疚,他扩大了永泰公主墓,并且还补了不少陪葬品。”

耿老爷子一锤定音,终于把墓主人的身份给说明白了。

现场那些不懂历史不懂古玩的人,都跟着长长舒了一口气,心里都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耿老爷子您说的实在是太好了,等省城专家过来,您可以好好跟他们交流交流。”罗队长真心实意的说道。

耿老爷子冷笑,“我跟他们有什么好说的?我留下整理文物,是不忍心看这些古董被糟蹋,并不是想跟什么专家打交道。”

说完这句话,他就不搭理罗队长了,自顾自开始整理其他墓葬品。

罗队长一脸懵,都不知道哪个地方说的不对。

元妮看了看耿老爷子的脸色,暗自猜测,她只知道耿老爷子和耿老太太是从京城来的,来头比较大。

但他们的背景,绝不是什么博物馆之类的,这就说明耿老爷子和耿老太太是民间人士。

难道说,在古玩这一行,民间人士和公家人是不交流的?

元妮摇了摇脑袋,有些想不明白里面的门道,不过想不明白也不要紧,这不影响她学习和鉴定古玩。

一直忙到了快天亮,把所有东西都归整到了一起,大家伙才草草回去休息了一会。

等大家都起来之后,罗队长再次询问大家的意向,得知几人都愿意留下来帮忙,就给丹县文化馆和回收站各打了一个电话。

罗队长也够意思,他在电话里直接提出,要借调王同志和元妮。

文化馆和回收站自然是满口答应。

耿老太太悄悄跟元妮说,“等省城的人过来,要是他们决定开发古墓的话,你就可以跟着看看,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要是他们不开发,咱们就回去。”

这可是唐代公主墓,跟普通的王公大臣不一样,而且是官方出面开发,能学到不少东西。

元妮儿笑着点头,不管咋说,姜还是老的辣,可不能光是白干活,还要学点东西长长见识。

顾超原本是准备接了人就走,一看这情形,干脆也给单位打了电话,留下来给厂里办事。

罗队长帮着张罗被褥,又安排顾超和大舅舅住下。

他们这边刚安排妥当,就传来了消息,省城专家早就启程,差不多快到了。

罗队长马不停蹄,赶紧又安排住的地方。

他们公社是距离发掘现场最近的地方,罗队长原本以为,省城专家会住在公社

没想到,人家省城专家根本就没在公社停,一下火车,就直奔发掘现场去了。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耿老爷子耿老太太拽着罗队长,也要到现场去,要是专家决定发掘的话,他们怎么也得看一眼……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小说,笔奇部转载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