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

第六卷 泪洒锦绣城 第六十九章 睿武楼

第六卷泪洒锦绣城第六十九章睿武楼女官

六月二十,日上三竿。看小说就到然而位于锦绣旧城的瑞茗轩茶楼居然还不曾开门迎客,这让来来往往的人们很是惊讶。

瑞茗轩乃响当当的老字号,除了战争时因被损毁而关了一段时间,一年到头就只在新年休息几日。一直持续着这种传统已有三百二十一年历史的瑞茗轩今天破了例。它出人意外的沉默仿佛是种不祥的象征,让旁边一些消息灵通的商号都惴惴不安。难道甄家出了大乱子的事儿是真的?

直到卯时,瑞茗轩的大门才洞开,从里面走出十数人来,当中有两人抬着一块蒙着红布的匾额被簇拥在中间。这些人皆是神清气爽的青年,个个身着浅绯色新衣,衬着脸上的喜气洋洋愈发显得精神抖擞、朝气蓬勃。

很快,大门外一边一架梯子给摆好,有名剑眉朗目的青年如履平地般轻飘飘地踩着梯子飞窜上去,拽着那块玉边黑漆、上有东鲁开国皇帝亲笔御题“瑞茗轩”三个金光大字的牌匾随手这么一扯。

“咣啷”重响,牌匾落在地上,裂成了三截。正走过此楼门前的人们无不讶然,他们不约而同停下脚步。此处很快就聚拢了一大群人看热闹,人们站在远处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却没有人敢上前询问。

这不简单么?瑞茗轩乃甄家的产业,现在居然有人敢把这块向征着甄家与皇家良好关系的牌匾给弄成数段,还不能说明出手之人背景的强大?

想想方才那青年无意中显露出的上乘轻功就知道了。什么?上乘轻功还要踩梯子?这位老兄,你没看见人家的鞋底根本就没碰着梯子吗?摆架梯子使障眼法,懂不懂?

这时,那两名抬着匾额的青年对视一眼,齐齐踏梯而上,两只手稳稳地托着匾额。人们眼前一花,却见刚刚才迈步的青年居然已经上到了楼梯顶端,正在悬挂那方匾额。

这时,从楼内大堂跑出个小姑娘,双手叉腰,仰着小脸儿语声清脆地指挥挂匾的二人,“左左右右”一通嚷,总算是把匾额给端端正正地挂好。小姑娘一声欢呼,鼓掌拍手,笑得眼儿成了月牙。

已经有人从店里抱出一大捆炮竹,正在分发。小姑娘忙不迭接过炮竹,“一二三”数着数,与众人一齐将炮竹点燃,楼前顿时“噼哩啪啦”响成一片。炮竹声中,那方蒙住匾额的红布无风而自落,露出内里银钩铁划也似的三个大字——睿武楼。

放完了炮仗,小姑娘热情地向诸位看热闹的人们拱手团团作揖,笑呵呵道:“各位大爷大娘、叔伯兄姐,睿武楼今日开张,店里所有吃食都打九折,还请大家多多赏脸捧场呐”

小姑娘说完这番话,直接转过身一蹦一跳地进去楼里,压根就没有留下来揽客的意思。那些青年也只是对人们笑了笑,亦径自入楼去也。东鲁商号开张,一般都会有小厮侍女在门前大声招揽客人,不断宣扬商号的种种好处,恨不得一日之间,这间商号的大名就遍传天下。

今天这睿武楼行事可大出人们意外,别说揽客的小厮侍女了,连掌柜的都不曾出来与父老乡亲们打个招呼,总不可能那小姑娘就是掌柜吧?

这是怎么说的,有这么开门做生意的么?大都乃天下商贾云集之地,商人众多,百姓们耳濡目染也有一肚皮生意经,眼见这劳什子睿武楼居然如此怠慢客人,人们几乎都已经看见了其惨淡的结局。

然则,也有那头脑清明者心间蓦然一动,盯着匾额上那三个仿佛在凌空飞舞的大字出了会儿神,似乎想通了什么,忙不迭扯着友人离开。友人不解相问,这人便悄声道,自从大秦出了那位女亲王,普天之下,还有谁敢明目张胆地把她的封号当作商号之名?不怕被这女屠夫给灭了满门么?

旁边亦有耳朵灵光者闻听此言,亦恍然大悟。看小说就到又不禁深思,甄家这间茶楼意义非凡,就这么无声无息间换了东家,当中莫非有什么猫腻?联想到前几天的传闻,便有人脸色大变,急匆匆回家闭门不出,言道,东鲁要变天了

单说睿武楼,被八折优惠吸引进楼里品茶听书的人们还真不少。平头百姓才不管这座茶楼的东家是什么人,只要当真给他们打折,又为什么不进来享受远比其他茶楼更好的服务?

不过一刻钟,尽管无人揽客,这座新开茶楼的一层大堂一如既往的座无虚席。虽然跑堂的小二换了人,但说书先生还是以前那位,人们还能接着昨天的内容继续听书。

渐有衣饰华贵者上了二楼,那些唱腔动人的优伶也同样在台上轻吟浅唱,伴舞的细腰舞娘仍然穿了火辣的舞裙摇摆着纤细的腰肢,尽情展示风情。

只有三楼,往常也会有数位贵客到来的三楼今日还无人光顾。原先守在楼梯口的青衣小厮们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十数名眼中精光内敛的黑衣大汉。这些黑衣大汉怎么看都不像是会服侍人的主儿,他们蒲扇也似的大巴掌拿着兵器杀人还差不多。

少顷,有人踩着楼梯上来,却是一位面带书卷气的英俊绯衣青年。他对众位黑衣大汉抱拳行礼,大汉们也还礼不迭。说了两句闲话,这青年才看向一名面孔黝黑的大汉笑道:“烦请张大哥上禀殿下,东鲁摄政秀川王和永英公主闻听殿下的产业开张,都亲自送来贺礼。如今正在楼外相候,一唔殿下。”

张大哥爽朗笑道:“殿下早有交待,若是这二位亲自到了,就接了贺礼,把他们请上楼来。”

绯衣青年点点头,说道:“谨遵殿下之命。”说罢转身要走,不料却被这位张大哥给叫住。

张大哥促狭问道:“小政,听说你和殿下身边服侍的馒头姑娘是青梅竹马?”

赵政的脸微红,却大大方方地笑道:“是啊。阿茹她家和我家是邻居。”阿茹却是馒头原先的名字。

这伙无聊的大汉们似乎找到了什么好玩事物,都笑得不怀好意。张大哥一副馋鬼模样,涎着脸说道:“小政,你要是把那瓮从你家带来的二十年陈酿给咱们尝尝,大哥就告诉你一个关于馒头姑娘的好消息。”

赵政眼眸一亮,却道:“不用张大哥告诉我,我也知道,阿茹肯定是跟着大军一起到大都来了。”

张大哥摇摇头,压低嗓门笑着说:“现在不方便,你先把客人领上来,咱们再好好说。”

赵政笑着点头,转身自去了。其实,这张大哥说的话他心里有数。赵政的爹乃护两位统领之一的赵勇,那是从睿武王幼时就跟在她身边的老人儿。正因为此,赵政比旁人更了解护国王府诸事。

早在去年,静地要派遣人手去捉拿那个可耻的叛徒赵仁,赵政便禀明了赵勇,要参与此次行动。因甄家之故,捉捕行动失败,还折损了静地两名人手。赵政同样身负重伤,但他却能够在甄家的追捕中带着剩下的人手坚持到了救援到来,并且还探听出了此事与甄家有关。

赵婠十分欣赏赵政的有勇有谋,已经在他身上压下重担,有意历练。她听说馒头与赵政还是娃娃亲,却因馒头在自己身边服侍而一再推迟了婚事,心里很是不安。赵婠便在上次由暴风彪送回去的信里,让身在恒京的馒头随队出发,干脆到大都来与赵政成婚。

所以赵政心知肚明张大哥神秘兮兮要告诉自己的事儿是什么,不过,等客人送上了楼,他还是会取出那瓮美酒与这些黑衣大汉分享。他爹赵勇早就告诉过他,这些黑衣大汉都是护国王府招揽的江湖武者,不说修为,最起码他们都有一两手绝技,否则也不会入了睿武王的法眼,想方设法给弄进了护。

不一时,赵政把孟休戚和永英公主带上三楼。此时,那十二名黑衣大汉都不复方才嘻皮笑脸的不正经模样,个个神情肃穆,从内往外泛着一股铁血精锐的味道。

赵政微笑道:“摄政王,公主殿下,请二位跟随这位张校尉去往‘江山一览’,我家殿下与越先生在此房相候。”

张校尉即是那位张大哥,闻言对孟休戚和永英公主行了个军礼,朗声道:“二位,请”

孟休戚和永英公主对视一眼,孟休戚做了个先请的动作,永英公主也不客气,当前迈步跟着张校尉往三楼最顶端那个房间走去。

最里面那间房,乃甄家家主特意留下的,不包给人使用。不过,若是偶然来了实在无法推托的贵客,也会借出这间房。

它的名字是“江山一览”,内里装饰并不像别的房间那些充满了精致华美的东鲁风情,它出乎人意外的简朴无华。但是,这间房的行情却是最高的,租用一天的花费是别的房间的十倍。

只因,这间房里摆着一个巨大的雕刻作品,人们慕的就是它的偌大名气。它是大越晚期一位著名的宫廷雕刻大家毕生最为得意之作,将东起东海、南至南荒、北往北冰原、西去黄沙大漠,所有人类能够踏足之处都雕刻了出来。

它是立体的地图,名“江山一览”。大越朝皇帝将其摆放在自己寝宫之内,其清洗护理诸事皆亲力亲为,从不假于人手。越朝亡国之后,这件作品被甄家所得,堂而皇之摆在茶楼最大的房间里面。

永英公主闻听赵婠在此房等候,想及那两份战报,心中隐隐作痛。她失望,她愤怒,她也不解。她知道东鲁军与秦军有差距,但就这般不堪一击?如此,自己耗费这么多年的心血岂不都成了笑话?

全文字高速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