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是我的,我的”
“有本事你来抢,俞公子说了,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但是抢回自己的东西,却是天经地义的”
两个七八岁的孩童在街上乱跑追逐,这是年的第一天,他们的学堂放假了按照襄的规矩,春节能放六天的假,所有工坊,除去必要的留守人手,比如说铁坊里看炉子保持炉温的值班人手,都可以休息而为了不让大伙在休息期间陷入赌博与斗殴之中,每一个区的保甲,还必须组织自己的文体活动,市政署会遣人参加、督察
在襄,赌博是严厉禁止的,凡赌博者,一律剥光于市中心用荆条抽,第一次是抽十次,基本上可以让人在床上躺三天,第二次抽完之后还要罚薪,到第三次,就直接请你入矿场与那些安南的矿奴在一起了这样罚了二十余个人,其中还有一个虎卫之后,赌博之风算是抑制住了
那些矿奴也有休假,名义上是矿奴,实际上俞国振愿称之为劳动改造他们的伙食上绝没有受到恶待,甚至还有薪水,只不过薪水只相当于襄百姓的四分之一,而且发到手中的只有一半,其余一半将在他们刑满时发放但这样一来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矿奴都不愿意离开,甚至有人在给家中的口信说:“你也要想办法进来,这里有吃有住,吃得好,住得也好最好的进来方法,是去偷一个襄人的钱袋,无论偷得到偷不到,立刻向官长自首,……”
这个口信被禁止传回安南但在襄内部,却当成了一件趣事在谈论
宋思乙望着那两个孩童微微出了会神,眼波温柔,神思遐远
没有多久,那两个追逐的孩子又勾肩搭背地走了回来,一个球在他们手中传来传去经过宋思乙时,看到宋思乙身上的道装,那两个孩子还恭敬地行了礼
“仙姑姐姐好”
“仙姑”是襄百姓自发地对女冠的称呼,最初只是表面上的敬意,但当宋思乙与她的女冠医护队在为虎卫和普通市民看病疗伤上发挥出重要作用后这种敬意就发自内心了象是襄初等学堂里,便有六名女冠日常值守,即使是如此,也忙得昏头转向那可是近三千名整日磕磕碰碰的少年呢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手不足的必然结果
在显微镜发明之后,襄的医术有了飞的发展,俞国振去年在南北直隶的两场大战过程中他还想方设法搜罗各地医生,名医张景岳、李中梓、喻嘉言、汪汝桂等,是被《风暴集》或《民生杂纪》中癸泉子提出的有关“细菌致病论”所吸引,随着他的船来到了襄俞国振在到襄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找癸泉子,便是想将这些名医组织起来,进行一场足以决定中医未来的大讨论
而这种讨论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让俞国振都没有想到年过七十的张景岳在讨论中和一个小伙子般捋袖袒臂,似乎要打人喻嘉言是受细菌说影响,在这次讨论中,提出了人工种痘以防痘花之论(注)
争论的结果不是谁说服谁,而是这些名医都决定留在襄,凭借襄强大的物力财力,来支持他们继续研究
想到癸泉子在这场辩论中再无往日神棍风度,上窜下跳口沫横飞,而俞国振分明听不懂这些名医什么温补什么二定什么阴阳之类的术语,却每天大感兴趣地跑来旁听,偶尔说出两句自己的见解,然后被一众名医集体狂喷的情形,宋思乙便觉得好笑
但俞国振从来是不吃亏的,喷他可以,白喷休想,这些名医,终究是给留了下来
“思乙,思乙”
她正在街上思忖着,突然听到身后人叫回过头来,却看到头戴着小阳帽的顾眉欢喜地向她招着手
与洗尽铅华的马婉容、王月不同,顾眉到了襄之后,并没有去学堂任教,而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如今襄最大的昆曲剧团“横波社”,是她一手组织起来的,也得到了襄官方的认可象是今年,据说要请他们连唱三夜,每日招待襄各行业的杰出人物
比如说崇祯九年两场大战里表现英勇的虎卫军士,去年生产线上出色的工人,武器革上立下卓功的工匠,甚至连宋思乙她们这些“仙姑”,也选出了十人参与这种欢庆
与别的女子不喜抛头露面不同,顾眉在襄算是一个异类,她的遮阳小帽的垂纱很短,短到根本无法将她的脸遮住也就是说,她的垂纱,只遮到眼睛往下一点点罢了,而且多半还是因为怕被太阳晒黑了她娇嫩的皮肤
宋思乙扬了一下眉,算是对她的回应,眼中那波温柔不见了
“你怎么还在这里,今天你可是主角”
在襄时尚界,顾眉如今是当之无愧的一姐,虽然背地里也有人对此略有微辞,特别是来的几位调研员,一方面常去逛横波社听曲喝茶,另一方面又对顾眉时不时在大街上晃痛心疾首——后来被某个顾眉的曲迷虎卫指着鼻子痛骂了一顿,说他们只是不愿意和普通百姓分享美丽高雅的东西,只是想将顾眉藏在自己家的别院里当金丝雀儿一般的玩物,他们才老实下来
从那之后,顾眉就是横行无忌了
“我怎么是主角,你在台上唱,才是主角……”
不等宋思乙说完,顾眉就一把将她扯上了:“快些快些……老马,咱们走”
她乘着一辆马车,襄产的马车是四轮马车,与别的大车不同,这种四轮马车是为了虎卫后勤运输而设计的,因此增加了两大部件:一是转向轴加了油脂的转向轴,使得马车的方向变动极为灵活;二是弹簧悬挂减震这部件的出现,使得马车的舒适度极大提升,很快就随着襄城市的扩大得到推广:每日都有定时的班车,穿行于街道之中,接送往来的工匠、市民一部分高收入者,甚至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私人马车,比如说顾眉,她的马车便是花了足足三百两银子订购的
这种需要,也让襄多了两家的工坊:襄祺瑞马车工坊与襄吉利马车工坊
马车很快就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原来最初的襄镇镇口,只不过现在这里已经被一幢的建筑物所代替作为襄除了学堂外第二幢六层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这幢建筑的最初目的是市政公署,可俞国振十月回来后立刻修改了它的目的
“襄学堂第一医院”
宋思乙与顾眉赶到的时候已经听到鞭炮齐响的声音,俞国威笑眯眯地和癸泉子一起,将盖在白底红漆大匾上的彩绸给解下来露出这八个大字
看着这八个大字,万时华嘟囔了一声
无非又是学堂不教圣贤之道却和郎中铃医扯上关系之类的废话,宋应星又是一句话将他堵了回去:“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相位有限,病人无限”
“不过小弟看来南海伯给这个医馆取名为襄学堂第一医院,还有深意啊”另一位调研员道
“哦?”宋应星与万时华应声探问
“南海伯对襄学堂寄予厚望学堂中只怕要开医科了,试想一下,今后能象如今培养工匠一般培养出成千上万的良医,天下病患还有何惧?”那位调研员大声赞赏
就是万时华也忍不住连连点头,叹息道:“俞公宅心仁厚,心系民生,非普通勋贵可比拟”
宋应星叹了口气,万时华这话完全是废话,俞国振的这个爵位可是亲冒矢石拼来的,这份家当是胼手胝足赚来的为了搞调研,宋应星可是不只一次看到俞国振与老农一起犁田,与工匠一起使用水力机床,甚至亲自去学堂给那些学生们上实学课据说如今襄学堂里国学、物理、化学三科的课本,就是俞国振亲自编审的
任何一项拿出来,都是惠泽万民的大功德,何况这么多
“另外,南海伯给这医院命名为第一医院,诸位想过没有,有第一便有第二,有第二便有第三……终有一日,百姓就医,再不须求爷告娘,也不必担心为庸医所误矣”
那调研员又说道,这话就有些乡愿,就算是这医院当中,也未必不会出现庸医但至少一点,对百姓来说,是极大地方便了
他们正议论间,就看到顾眉拉着宋思乙趾高气扬地走上了医院的台阶宋思乙多少有些羞窘,因为在台阶之上,还有俞国振站着,他虽然将剪彩的事情推给了俞国威,但为了表示对这所医院的重视,还是亲自到了现场
“南海伯,奴在此为南海伯贺了”
顾眉曾经很谨小慎微,可到了襄,也有一年多的时间,当她发现这里比起繁华的秦淮河畔要自由和宽容得多后,她性格中长期以来被压抑的东西勃发了就是面对着俞国振,她也没有了过去的拘谨畏惧,而是敢于在公开场合向他说话了
“多谢顾姑娘,今晚的节目准备得如何了?”俞国振微笑道
“必不让南海伯失望就是”顾眉自信满满地道
俞国振笑着鼓励了两句,顾眉对于振奋襄的民心士气、丰富市民生活,确实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让俞国振对她有些刮目相看但话还没说几句,一个虎卫匆匆来到俞国振身边,凑上去说了两句话,俞国振神情一动,然后向癸泉子告了个罪,就匆匆离开了
一直离开,俞国振也没有和宋思乙说过话,宋思乙扬了一下眉,神情中的一抹黯然,也唯有顾眉注意到了
注:事实上喻嘉言是在1643年前提到免疫接种的案例的
书库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