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罗春

第044章 大靠山回来了

前一刻还是绵里藏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豪门恩怨,下一刻就变成了鸡吵鹅斗、土的掉渣儿的农家争吵,这、这画风明显不对啊。

除开松院的一众女眷外,在场众人全都被贾老太君的‘表演’弄得目瞪口呆。

清河县主和顾伽罗更不必说,她们都是受过严格教养的世家贵女,就算跟人吵架也都是骂人不吐脏字儿,何曾见过这种动不动就往地上出溜、拍着大腿哭爹喊娘的乡村老太婆的阵仗?

就是小秦氏这种村姑出身的草根,也都有二十多年不曾见过这种场景了。

唯一能保持正常思维的便是大长公主了,她见多识广,似贾老太君这样的乡间老泼妇更是见过不知凡`无`错`小说`w.uld.om几。

贾老太君的这种反应,大长公主早就预料到了,否则她也不会悄悄命人将贾老太君请来——这位目不识丁、蛮不讲理的老太太可是大长公主用来对付清高、骄傲的清河县主的法宝咧。

“……不能分家啊,祭田更不能动!”

贾老太君是真‘伤心’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着,却仍能口齿清晰的将

的意思表达出来。

顾伽罗只看得心中暗暗佩服不已,果然是‘高手在人间’哪,瞧瞧贾老太君都八十岁的人了。却还能如此闹腾,明明齐家分家的事儿跟她没甚关系,她却弄得仿佛是

的分内事一般。

啧啧。真真不简单哪。

面对这样一个高辈分、不讲理又不要脸面的老太太,似她们这样重名声、重体面的高门千金还真有些不知如何下手。

顾伽罗暗暗观察着婆母,想看看县主会有如何应对。

清河县主眉眼不动,好像没有看到眼前的闹剧。

齐令先和齐令源却不能坐着,贾氏到底是他们的长辈,人家长辈坐在地上‘撒泼’,他们若是还能静坐围观。那就太没有规矩了。

两人围着贾老太君,不停的劝着。

这个说

堂伯祖母,有

话咱们坐下来慢慢说!”

那个便劝

是呀。堂伯祖母,倘或孙儿们有

做得不对的,您只管教训,千万别哭伤了身子啊。”

贾老太君却似没听到两人的劝说。继续哭着已经死了八百年的齐子孺和秦氏。

瞧她那坚持的样子。大有齐令先、齐令源不收回‘分家’的决议,她便不会罢休的意思。

清河县主扫了眼大长公主,见她嘴角噙着一抹笑,心中已经有了猜测:看来,这贾

子确实是大长公主弄来的。

清河县主用力扯了下帕子,她

,贾老太君是个麻烦,分家的事她会来闹腾。他日将她们一家请出齐家的时候她还会闹腾。

……这人必须尽快解决。

清河县主微微侧过头,冲着身边的丫鬟名黄莺者使了个眼色。

黄莺是她身边的二等丫鬟。最是聪慧、稳妥不过,收到主人的暗示,她便悄悄退了出去。

“咱们齐家发家不容易,你们祖父置办下这份产业更是不容易……那祭田,是咱们齐氏宗族的根本啊,决不能轻易动摇……”

贾老太君到底上了年纪,哭嚎了这小半天,也有些累了,只是齐令先不表态,她不能中途放弃,只得继续嘶哑着嗓子喊着。

大长公主见状,赶忙亲自端了一杯茶递到贾老太君的嘴边。

贾老太君咕咚咕咚将茶水喝了大半,豪爽的用袖子抹去嘴边的水渍,“唉,不是

子我多事,你们的祖父母没了,族里只有我这个老

还能跟你们说些掏心窝子的话,先哥儿啊,源哥儿啊,这家不能分啊。”

齐令源为难的说道

伯祖母,我们也实在是没法子啊。齐家衰落了,我们想要复兴家业,需要资本哪。”

贾老太君却两眼一横,“齐家败了?败了更该一家人齐心协力。俗话说‘

齐心、其利断金’,越是到了危难时候,你们

越要团结才是。岂能分家?”

这句话可以称得上贾老太君说得最中肯、最有理的话了。

只可惜这话并不适用于齐家。

齐令源倒是想赞同的附和两句,但齐令先却没了耐性,不愿再跟个无关紧要的‘族人’纠缠。

表面上,贾老太君是齐令先两

的‘祖母’,但严格按照血缘关系来算,她跟齐令先等人的关系已经非常远了,到了齐令先这一辈上正好出了五服。

齐令先他们唤贾氏一句‘堂伯祖母’是对年长族人的尊敬。贾氏却无法在宗法或是血缘上压制齐令先。

所以,就算齐令先将贾氏一家‘请’出齐家,外人也无法在礼法上指责他。

说得难听些,贾氏等人不过是上门来打秋风的穷亲戚,齐家肯养着他们,那是齐家看重宗族,但贾氏却没资格似眼前这般干预齐家的‘家务事’!

就在这时,外头忽的又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声音很重,走路的应该是个男子。

果然,门口的小丫鬟高声喊道

涛大老爷来了!”

门帘轻响,齐令涛快步走了进来,他满头大汗,脚步匆忙,显是有

急事。

甚至都顾不上跟齐令先、齐令源打招呼,直接跑到了贾氏近前,弯腰附在她的耳边,悄声嘀咕了几句。

贾老太君的哭喊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则是满脸的惊诧,“

?竟有此事?”

齐令涛艰难的咽了咽口水,苍白的脸上满是焦急。“祖母,祖母,该

办啊?孙儿不想进大牢啊——”

贾老太君的身子剧烈的摇晃了几下。然后眼前一黑,竟当场昏厥

大长公主呆住了,这、这是个

情况?

清河县主却微微扬起了嘴角,紧绷的身体也缓缓放松下来。

顾伽罗一直密切的关注着,见此情况,她还有

不明白的。

,婆母果然厉害。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卡住了对方的死穴。

齐令涛一家仗着国公府的权势,

没少做违法乱纪的事儿。

杀人放火他们不敢。但抢占民田、放高利贷、收揽诉讼等龌龊事却样样沾手。

他们的小辫子简直一抓一大把,只要派人稍稍去洛阳打探下,便能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有了这些信息,贾老太君再不要脸、再无理取闹。她也不敢闹腾了。

没了祭田固然是个极大的损失。可若是连命都保不住,那可就是灭顶的大事咯。

要钱还是要命?

顾伽罗

贾老太君还是能做出明智的选择的。

果不其然,贾老太君被抬回松院后,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寻孙子问清原委。

待了解的事情的详情后,就命人请来了清河县主,屏退左右,两人密谈了一刻钟。

然后,清河县主噙着满意的笑容离开松院。而贾老太君也关闭门户,安安静静的养起了‘病’。

至于齐家分家的大事。贾老太君不再干涉。

没人搅局,

两府分家的大事就此敲定,大长公主母子有心拖延,却也无计可施。

随后,在齐令先的催促下,齐令源只得派了心腹的管家,和西府的二管家一起赶赴洛阳处理祭田的事宜。

一个月后,两个管事从洛阳赶

,齐家分家的事彻底了结。

接下来便是东府搬家了。

大长公主自然不想走人,正在她准备‘旧疾复发’的时候,松院的一家子却大张旗鼓的表示搬家。

齐令涛还跑出去四处放话,说

两府分家,他作为客人,不好再叨扰。

更不用说,齐家现在住的是人家清河县主的嫁妆,在大齐,堂弟在堂兄家借住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可断没有赖在嫂子嫁妆的道理。

所以,为了不令主家为难,为了不令

难堪,齐令涛表示要搬出齐家。

得,人家来‘借住’的客人都如此‘通情达理’了,作为依然分了家的东府主子,更没脸继续住在堂嫂的陪嫁宅子里。

大长公主心里把齐令涛这个见利忘义的小人骂了个狗血淋头,最后还是无奈的做起了搬家的准备。

,东府的几处都忙了个鸡飞狗跳,主人烦闷、奴婢不安,从上到下都乱哄哄的。

顾伽罗却顾不上东府的纷扰,她还有更要紧的事需要关注——外放五六年,冯延寿终于回京了!

冯延寿以及家眷是三月底返回京城的。

顾伽罗一早就从表兄那儿得到了消息,提前选派了一些得力的人手去冯家帮忙收拾,到了正日子,又命人前往城门口迎接。

冯家大房举家返京,家里家外的事情一大堆,京城的姻亲故旧的拜帖更是收了好几打。

顾伽罗并没有凑这个热闹,过了十来天,待冯家那边彻底安顿下来,诸事都步入了正轨,她才命人送去了拜帖。

冯家大舅和大舅母也非常惦记外甥女,虽然从

和下人嘴里听说了不少顾伽罗的事儿,但耳听为虚啊,他们还是想亲眼看看她。

于是,第二天清晨,顾伽罗和齐谨之便换了簇新的衣裳,收拾停当了,带着丰厚的礼物,乘坐马车前往冯家做客。

冯家在京城的宅子是御赐的,位于平安大街,距离皇城很近,是京中有名的权贵聚集区。

马车晃悠了半个时辰,便抵达了冯府,望着朱漆大门和门楣上的‘状元及第’,顾伽罗忽然感到无比心安……

”,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