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

第461章 张局长

尚为政在彦华地区的调查工作,基本走的“平氏路线”。大文学

次日一早,召开汇报会。

这是惯例,来彦华地区调查,听取当地党政负责人的汇报,是必不可免的。前天晚上在青山宾馆那个汇报会,不够正式。彦华地区的党政班子成员,来得不是很齐全。

会议上,邱明山再次代表彦华地区做了汇报。

汇报中规中矩,尚为政也没有再开口询问,整个汇报会的过程中,尚为政一言不发。因为尚为政这个态度,荣启高,尤利民,袁留彦等省委主要领导,也不好说话。会议气氛显得相当沉闷。

最后,还是荣启高做了个总结发言,代表省委对彦华地区的工作进行评价,基本上也是官样文章,笼统地讲了一下,对彦华地区这两三年取得的成绩,做了肯定,但丝毫也未曾涉及到国企改制的工作。

既然尚为政和调查组已经到了彦华,有关国企改制的工作最终如何定论,“主动权”就移交到了尚为政的手中,调查尚未正式展开,荣启高只能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

汇报会结束,省委领导在彦华宾馆用过午餐,随即等车返回洪州。一些省直机关的陪同干部,也随车返回。只有省委三巨头的三位大秘书,齐刷刷地留了下来。这在以往的调研过程中,前所未有。

那些省直机关的负责人,尽管一个个诧异无比,却是谁都不曾提出任何“异议”,只在心中暗暗庆幸不已——总算能够跳出这个是非窝了。

谁愿意搅合进这样的事情里面去啊?

单单从曹成,范鸿宇,郑美堂都留在彦华来看,这个事就显得极其“诡异”了。

送走省委领导,邱明山等彦华地区的主要领导干部便接到通知,让他们下午去彦华宾馆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尚老亲自主持。

下午两点,彦华宾馆小会议室,尚为政居中而坐,薛益民,杨逸时,曹俊臣等调查组成员在左首一字排开,邱明山,范卫国,岳西亭等彦华地区的主要领导干部则居于右侧位置。

曹成,范鸿宇,郑美堂这三位大秘书和省委办公厅留下来的几位干部,排在调查组那边,和彦华地区的干部们面对面而坐。

尚为政瞥了一眼身边的薛益民,薛益民微笑点头,告诉尚为政,人员都到齐了。

“同志们,现在开会!”

尚为政果然亲自主持会议。

与会干部们便一个个将本就挺得笔直的腰肢再挺直了些,全神贯注地望着主席位置上神情威严的尚为政,静候指示。

尚为政锐利的眼神在与会干部面上一一扫过,缓缓说道:“同志们,我们这次来彦华调查,主要是想了解有关国企改制工作的细节情况。”但有一条,不影响你们的正常工作。大文学从今天下午开始,调查工作就算正式进行了。我这里,谈几点意见……”

“第一,你们地区的工作照常开展,不要因此受到什么影响。”第二,调查期间,没必要那么多人陪同。我们调查组来了九个人,会分成三个小组开展调查工作,每个小组配好汽车和司机就可以了,最多有一位本地干部陪同,指个路就行。其他同志,该干嘛干嘛,不要都在宾馆呆着了,也不必围着我老头子转悠。第三,你们通知下去,调查期间,不搞迎来送往那一套,不影响被调杳单位的正常工作。明山同志,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说着,尚为政的目光便落在了邱明山的脸上。

邱明山忙即答道:“好的,尚老,我们会将尚老的指示马上落实下去。”

“嗯……”

尚为政点点头。

“第四,从现在开始,到调查结束,不准再搞宴请。彦华是革命老区,经济不是很发达,财政上的钱,要花在该花的地方,不要吃吃喝喝的搞掉了。这是一种很坏的风气。每年来彦华调研考察,参观瞻仰的领导干部不少,如果每来一个人,都这么大吃大喝,都全程陪同,我看你们地区的领导就不用干别的了,光是这个工作都干不完。浪费,很不好。调查组在彦华这段时间,严格执行中央文件的规定,住普通客房,吃标准工作餐,四菜一汤,谁也不准超标。今晚上,我就住到普通客房去。”

与会干部们便彼此对视了一眼,暗暗点头。

尚为政虽然退二线了,依旧还是省委书记的思维和行事作风,讲话一是一二是二,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薛益民含笑说道:“尚老,您的指示我们坚决执行……不过,我们其他同志住到普通客房去是应该的,尚老您是不是就不用搬了?调杳组要开个会什么的,也需要有个场地。”

彦华宾馆的贵宾房是套间形式,调查组碰头开会,在贵宾房的客厅里就挺合适的。原本尚为政正在讲话,薛益民不应该插嘴。但薛益民了解尚为政的脾气,如果这事不当众说一下,会后再提出来,尚为政绝对不会答应的。他既然在会上说了这个话,那就肯定会搬到普通客房去。

说实在的,就算是彦华宾馆的贵宾房,在薛益民眼里,也只是普通罢了,条件真的很一般,普通客房的条件,可想而知。尚为政年过七旬,身体也不是很好。瞧这个架势,调查组在彦华不会只呆一天两天,时间一长,尚为政未必吃得消。

身为调查组的第一副组长,关心尚为政的身体健康,是薛益民该尽的职责。

至于尚为政的年龄和级别,耸益民闭口不提。

越是退二线的老干部,越是忌讳别人提起他的年龄,谁都不肯服老。尤其是国内当时的大环境,被国外媒体称为“老人政治”,少数比尚为政年岁更长的老人,都还在第一代的岗位上。薛益民当众提起尚为政的年龄,那是故意找不自在。

尚为政淡然说道:“开会可以到会议室,不一定要在房间里开。这个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大文学”

薛益民微笑点头,不再多言。

对这位老人家的固执,薛益民可是深有所知,他只要提过这个话头,职责就算尽到了。

“第五,调查组的行程安排,没有预定。”我会让工作人员随时通知。明山同志,我再次重申一点,我要了解的是第一手的真实资料,不希望有任何人为的安排和阻碍,这一点,希望彦华的同志们能够理解。”

望向邱明山的眼神,变得十分严厉,似乎彦华地区的干部都不那么“可靠”,会在他尚为政面前弄虚作假。

自从前天晚上的汇报会之后,尚为政迄今未曾和邱明山单独说过话,好像对邱明山已经有了某种成见。往往越是强势的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也越是难以忍受下属干部的“顶撞”。何况邱明山是在汇报会上和他理论,更让尚为政怫然不悦。

邱明山点了点头,也很严肃地答道:“请尚老放心,我们一定会全面配合调查组的工作,绝不会做任何人为安排,更不会为调查组的工作设置人为的障碍。彦华是革命老区,民风比较淳朴。相信尚老和调查组的同志们一定能够了解到完整的第一手真实资料。”

尽管依旧保持着足够的礼貌和尊重,但邱明山语气里的强硬,还是不能尽掩。尚为政为人强势,邱明山却也从来都不是什么熊包软蛋。尚为政带着“成见”而来,邱明山确实也有些不大高兴。

既然是周杳,那就应该公平公正才对。

邱明山骨子里面的强硬,尚为政如何感受不到?顿时一声轻“哼,”冷淡地说道:“这样最好。”

彦华地区第一次参加这个会议的其他领导干部,不由骇然失色,暗暗替邱明山担忧。

邱书记还真是个犟脾气,面对尚为政这样的元老级大人物,居然也敢耍“性子”!

薛益民望向邱明山的眼神,就变得有些古怪,甚至略略带着一丝兴奋之色。对于此番调查,薛益民是势在必得。现在邱明山如此态度,正中下怀。

尚为政可不容人和他对着干。

看来很有希望完成老领导交代的“任务”了。

杨逸时和曹俊臣眼里却闪过一抹焦虑。他们深知这次彦华地区国企改制工作的调查结果和定论的分量有多重,会直接影响到目前正进行得如火如茶的大辩论,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今后的大政方针。邱明山范卫国等人,实际上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让他俩参加调查组,已经是经过多方协商的结果,但毕竟尚为政才是调查组长,无论职务,资历还是声望,他俩都无法与尚为政相提并论。

邱明山态度如此强硬,却不知他的后手是否与他的态度一样强硬。

不然,后果可能相当严重。

会议召开的时间并不太长,基本上就是尚为政在宣布调查组的纪律,其他同志唯唯而已。随后,尚为政将调查组一分为三,由他薛益民和杨逸时各自带领一个调杳小组,分赴三个改制国企进行实地调查。

“那个小范同志,你就跟我一起去彦华百货公司走一走吧。”

尚为政安排完毕,眼神落在范鸿宇脸上,淡然说道。

这位向导,说起来也是范鸿宇的老熟人,他在省委党校的同学兼室友谢文健。进入省委党校学习之前,谢文健是彦华地区政协联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培训1毕业后,谢文健调到彦华地委办公室担任副主任,级别调整为正处,分管秘书一科和其他几个部门,其实就是邱明山的大秘书。这也是邱明山栽培心腹部属的一贯作法,先在身边放一段时间,亲自教导一番,时机合适了,再外放下面的市县或者地区所属局委办进一步历练,同时积累基层工作经验。

地委书记的大秘书,比省长大秘书的级别更高,大约也只有在青山省才会出现这样奇特的情形。

不过在体制之内,级别从来都不是主要的“参考指标了!,手中所握的实权大小,才是最重要的。范鸿宇这位副处长,在全省干部眼里,恐怕就要算是“省领导”了。

远远的看见尚为政过来,谢文健立即快步迎了上去,鞠躬为礼,恭谨地说道:“尚老,您好,我叫谢文健,是彦华地委办公室副主任,邱书记指示,由我给尚老当向导。”

尚为政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温和的微笑,主动向谢文健伸出手,说道:“小谢同志,辛苦了。这段时间要麻烦你啦。”

谢文健忙即谦逊了一番。

“走吧,小谢,去百货公司。

尚为政说着,率先上了面包车,秘书紧紧跟上。

来到小面包车前,张局长微微蹙起了眉头。

实在这台面包车比较寒碜,和张局长在首都时的座驾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但事实尖,这小面包车却扎括实实是进口货,从日本进口的“工具车”。

整个八十年代,我国都很少有面包车的专业生产厂家。国产汽车行业最有名的三个品牌就是中型卡车和红旗牌小轿车。面包车多数是从日本进口的工具车,因为外形特别像面包,加上“迷你巴士”的读音也跟面包比较接近,逐渐就被称为面包车,工具车原名反倒没有几个人记得了。

当时进口的这些工具车,外形极丑,就是一长方形的物体,颜色灰败,一点不鲜艳。车里的坐垫也是人造革的,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这还是彦华地区的工作人员特别清洗过,洒了香水的结果。不然味道只有更难闻。

工具车嘛,讲究什么?

调查小组三个人,加上范鸿宇,测文健和司机,六个人,普通小轿车坐不下了,彦华地区也是不得已,给安排了这样的面包车。

但看尚为政的神态,并没有任何不悦之意。

在勤俭节约这个方面,大多数老干部都能以身作则。

“张局长,请!”

范鸿宇微笑相邀。

张局长微蹙的眉头随即舒展开来,点了点头,弯腰登上了面包车,心中暗暗冷笑。彦华地区的这些头头,装清廉装得过头了,居然敢给尚为政坐这样的破面包车。别看尚为政表面不露声色,心里不定怎么生气呢。

这当惯了大领导的人,最讲究的就是个脸面问题。

台面上,谁都会装得冠冕堂皇,但私底下该怎样还怎样。彦华地区这些领导干部,好歹也在官场上混了那么多年,这么点常识都不懂么?

张局长觉得简直好笑。

但这样的事,邱明山他们偏偏就干了出来,只能说这些基层干部,实在是太土老帽了,离真正的高层,相隔太远。

不过这对张局长来说,倒正中下怀。

装吧装吧,也装不了多久啦!

范鸿宇随即上车,坐在最后一排。谢文健坐在副驾驶位,面包车“轰鸣”着,离开了彦华宾馆,向彦华百货公司驶去。

七八十年代的内陆小城,布局方面基本雷同,百货公司门市部通常都在城市的中心位置,方便购物的群众能够准确“定位”。

彦华和大城市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街道狭窄,两旁的民居和铺面都显得比较陈旧,但道路十分平整,很明显在近期进行过翻修,全部打的水泥路面。偶尔也能在街道两旁看到几栋新建的楼房,为整座小城凭空增添了几抹亮丽的色彩。

车行速度不快。

尚为政打开车窗,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街边的景物。或许也已经有很多年,尚为政不曾见到过这样原汁原味的内陆小城市了。

大约十几分钟之后,一栋“巍峨壮丽”的建筑物骤然映入眼帘。这是一栋三层楼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式样其实挺古老,方方正正的,没有任何特色。不过外墙经过重新粉刷,显得光洁如新。就这么一点区别,让这栋建筑物和周围的房子截然不同,颇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

屋顶之上,还有几个用钢筋焊接出来的大字一一彦华市百货公司。

看上去颇有气力。

面包车越往前开速度越慢,原本就很狭窄的街道上,人流熙熙攘攘,距离百货公司大厦还有几十米的时候,面包车简直就变成了龟速。

司机额头开始冒汗。

他很清楚尚为政的身份,按喇叭都不敢太大声。

听说这位老爷子,比省委书记的官还要大!

当真很吓人。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