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鞍齐眉

第四百八十二章 被逼交底

后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热门分类:

从宁国府出来,齐淑婳直奔文府。她将碰到齐峻的前前后后,全部告诉了舒眉。

你准备如何?此事恐怕谁去都不抵用……说到这里,她特意停了下来,若有所指地望向表妹。

舒眉嗯了一声,从软榻站起身来,朝齐淑婳虚弱一笑,道:宁国府那边,是个怎样想法?

齐淑婳抿了抿嘴,怏然回道:还能有什么想法,大伯母打算亲自到沧州去一趟,看能不能把四哥劝得回心转意。

姐姐觉得,他会听劝吗?对齐峻这么做的目的,舒眉虽然隐约猜到一些,可他最终是否能得偿所愿,还得要看各方反应。

齐淑婳听后微愣,思前想后一番后,答道:我看未必!他要是听劝,当初就被大哥劝回来了。事到如今,他恐怕只听一个人的劝……说得这里,她若有所指地朝表妹比了比。

舒眉哂笑一声,没有做什么回应。

她早已想好了,若想跟这家人彻底断绝关系,此次是千载万逢的好机会。

希望爹爹跟舅父早下决心,尽快成行才好。

错过这个村儿,可能就没那个店了。

从上次秦芷茹的举动来看,舒眉可以确定,此女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的。可是,若是竹述先生一味坚持,就算外他甥女想留在齐家,只怕也有些困难。

不管怎样,给自己娘俩的机会不多了。

齐峻这次跟吃了秤砣似的。铁了心要解决齐聪的归属问题。

他这样做,无非给他先生个交待。这似乎是到目前为止,他所能想到唯一妥善安置秦芷茹母子的方式。

虽说,秦芷茹的父亲不一定买帐。可若竹述先生一味坚持,宁国府又肯放手的话……他考虑虽然周全,可恰恰忘了一条——秦芷茹未必甘心。

或许,她会采取某些疯狂的举动应对,就像上一次,她勾结高家余孽,想对她母子动手一样。

如今的问题是,齐屹并不知齐聪非齐家血脉,而且齐峻不会告诉他兄长这些的。如今一来,齐屹能让聪儿离开。回归撷趣园吗?

对念祖这侄儿。齐屹就从未放弃过。这些年来。他用尽各种手段,不过是拖住她的步伐,最终目的就是让她母子回到宁国府。

这种孜孜以求的劲儿。若是兄弟自己做出的,天底下怕没人能忍心拒绝。

一想到齐峻前些年做下的事,舒眉只觉心灰意冷。

不知在他心目的,妻子到底该是怎样的角色。

秦芷茹若不是跟苏公子牵扯在先,她会是齐峻理想中的妻子吗?

说起来,那女子除了阻她回齐府这桩事上拂了齐峻的意,其它方面可都是事事顺着他来的。

似乎,秦芷茹才是他所求的对象吧?!

想到这里,舒眉有些怅然。

见表妹久未回应,齐淑婳似乎意识到什么。她思忖再三,决定不能像乱头苍蝇似的,漫无目的地瞎折腾。

她需要表妹给自己交底。

对于你跟孩子,妹妹到底怎样打算的?四哥这次好像动了真格,连大哥的话他都不听了。秦芷茹母子,他似乎也不管不顾了。看来,上次番莲那桩事,让他有所清醒……从大哥那儿,齐淑婳听说了上次妙峰山的事,正因这个缘故,齐屹托她帮着劝和两边,她才应下来,食言再一次当起和事佬。

舒眉转过头来,怔怔地望着齐淑婳,过了好一会儿,才反问道:姐姐觉得,如今这种局面,我还能有什么打算?

齐淑婳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道:说来说去,都怪四哥当时太轻率。若不是跟秦家有了牵扯,高家覆灭后,你们一家三口早就可以团圆了。

团圆又如何?回到宁国府就算圆满吗?舒眉心底腹诽道。

齐淑婳这样想,她一点儿都不感到意外,世人可能都这样认为。

面对一直待自己不错的表姐,舒眉不忍拿谎言相欺。于是,她把父亲跟自己商量的下一步安排,告诉了对方。

真的要离开?你已经下定决心了?听到这个安排,齐淑婳不由吃了一惊。

将母亲坟冢迁回文家祖籍,一直是爹爹的心愿。现在,江南既然已经收复,他就想着能尽快成行。岭南那地方,母亲生前就不太适应,这些年了,是该回去了。

舒眉知道,前段日子施氏还跟爹爹特意提过此事。别的事由,姨母可能会出来相阻,唯有这桩事,不论齐家,还是姨母,甚至坐在龙椅上的忻儿,只怕都不会有异议。不仅不会有反对意见,可能还会帮着劝说相关人等,到时让念祖同行。

当初,母亲香消玉殒于华年,多少受了这几家的拖累。如今魂归故里,后代子孙前去捧灵扶棺,自然不会有什么人来阻拦。

果然,齐淑婳听说是为了这事,不再提让舒眉劝说齐峻还俗的事了。

离开一段时日也好!省得大伯母想不开了,跑去找你的不痛快。齐淑婳可没忘记,上回郑氏被绑的那次,就是带聪儿到将军府,劝舒眉住回宁国府引发的。后来,五妹齐淑娆为了她婆家的事,还特意上过一趟文府,双方还闹了不痛快。

听齐淑婳这番话,舒眉心里松泛了许多。有她的体谅,到时齐家若有人拖住念祖,表姐也能出来帮着说说话。

就在齐淑婳离开的第三天,文曙辉从宫里带来好消息,说他向圣上辞行已经获准了。

这消息让舒眉喜出望外。

文家祖孙三代的离京,有一拔人比文家父女还高兴。

从内侍口中得知这一消息,秦安邦迫不及待的嘱咐妻子,赶紧上宁国府去探望病居的女儿。

文曙辉对秦苏两家心里到底还是有顾忌的,不然,也不会在这节骨眼上选择离开。只要芷儿在宁国府能坐稳位置,咱们家才算度过难关……秦安邦捋着胡子,从窗边走回案前,对垂手肃立在一旁的长子说道。

听了他的话,青年抬起头,怔然地望向父亲,不解地问道:爹爹,陛下对咱们秦家,至今还有防范吗?

此人正是秦芷茹的异母弟,在国子监上学的秦翰生。

秦安邦扫了儿子一眼,想到对方已是娶过妻的人了,也该知道些家中之事。

那时为父只当高家篡位成功,京城不会再有什么变动了,一时糊涂就服了软。所为还不是你们兄妹几个。说到这里,秦安邦长长叹息一声,又接着道,为父要是知道,宁国公诈死去搬救兵去了,说什么也不能做出此等丧失气节的事来。

秦翰生见父亲讲的,跟以前自己听说的,有些出入,他不禁问道:苏家舅父不是证明,您跟高家投诚,是他安排的吗?

哎——秦安邦叹息了一声,对儿子道:那是你苏家舅父为了保住爹爹这条命,才把责任往自个身上揽。你大娘过世多年,芷儿是她留下唯一血脉。他不看僧面看佛面,为了你大姐在婆家有个体面身份,他只能出来替为父作保了。

原来是这样……

从未了解过家中辛秘的秦翰生,一时还未从震撼回过神来,又听得父亲告诫他,以后不管芷儿身上发生何事,你一定不能弃她不顾。若没她在宫中待产时立下的那份功劳,为父只怕早就……

爹爹,您刚才说文大人主动退让,这又是从何说起?他就算不离开,难不成姐夫还能迎回他女儿不成?当初和离书上可是他的亲书。秦翰生一直不认为,齐峻会弃他大姐不顾。

以前苏济在时候,就常到撷趣园约对方一起玩耍,自然知道他们三人之间的事。

本来,他以为苏济会成为自己的姐夫。两家拟定亲事后,他还跟苏济争论过,以后两人之间的称呼问题。

说起来,他比苏济只大几天,可一旦要称对方为姐夫,他就浑身不自在。

如今那人已逝,秦翰生突然觉得,以前那些纠结有些荒唐。

不知怎地,他想到避入空门的齐峻,心里升起一股怒意,他不禁又问道:文大人离开后,大姐就能名正言顺吗?如果是这样,他何必剃度,直接默许县君再嫁不就成了?!

傻小子!你想得太简单了。秦安邦忍不住在儿子头顶订了爆栗,你也不想想,齐门岂不是一般人家?宁国府乃开国勋贵中的翘楚。虽然县君跟他和离了,可毕竟曾做过齐家妇。前夫还在人世,就堂而皇之再嫁,把宁国府摆在什么地方?老夫想,你姐夫之所以走这一招棋,定是知晓了葛将军向陛下请婚的事,干脆来个眼不见心不烦。既保住了齐家的颜面,又给念祖他娘行了方便。老夫如果没料错,县君这一走,以后不会再回京了。恰好江南是她封地所在,那地方是葛将军拿下来的,只有他才能镇得住场子。

那江南之地,岂不是葛将军送来的聘礼?难怪他们会选择离开,江南之地富冠天下。这样一来,文家既替圣上分了忧,又得了实惠。文大人不愧国师之才,布的棋局天底下无人能破。现在宁国公只怕是哑巴吃黄连。像是想到什么,秦翰生突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