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威威一笑,生死难料_视频通古代,从强军战歌开始_穿越小说_蚂蚁文学
第133章威威一笑,生死难料
第133章威威一笑,生死难料←→:
并且,为表诚意,法国也给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提供了同样力度的优惠政策。
正是来自法国的装备,帮塞军打赢了两次巴尔干战争。
“啊,对上了,对上了,之前天幕说,法国和俄国给那个塞尔维亚提供先进的装备,到现在对上了!”
有人兴奋的高声大喊。
古人们曾经从未以这种方式,了解过历史,所以当现在按照时间顺序,从不同视角,知道了结果,就显得很兴奋。
虽然这段历史,对于古人们来说并不能算作历史,而应该是未来。
在金元攻势面前,俄国很快就放弃了抵抗。
(俄国乡巴佬哪里见过这等架势啊)
1891年,双方秘密缔约。
同年,当法国舰队访问圣彼得堡时,甚至出现了沙皇在《马赛曲》下,脱帽向三色旗致敬的诡异画面。
弹幕: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弹幕:致敬共和
弹幕:拿破仑:6
大明朝。
嘉靖皇帝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他好羡慕啊!
他也想领法国的百亿补贴啊!
不就是向三色旗致敬嘛,他也可以啊!
到了二十世纪初,法国的投资初见成效,俄国全副武装了两百万大军,同时新建的铁路网,将它的运兵速度提升了四倍。
相比之下,德国加上奥匈的总兵力,只有180万。
“只有一百八十万……”
“这个只有是怎么说出口的啊!”
大唐。
“朕也想只有一百八十万大军啊!”李世民也是羡慕地瞪大了眼睛。
1913年2月18日,萨拉热窝枪响的十六个月前,以对德强硬著称的法国前总理兼外交部长,雷蒙·庞加莱,高票当选总统。
他上台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法国的兵役制度,从两年调整为三年,使现役规模达到了77万。
至此,法德之间的战争,已经无可避免了。
它就算不发生在巴尔干,也会发生在别的地方。
史官们拿着笔,库库往纸上记着。
而那些太子们,同样也被要求将天幕上所讲述的内容,都给记下来。
这对于储君的培养,是有一定好处的。
至少能够开拓一下视野,多一种思考问题的思路。
1894年,当俄法同盟高调官宣时,柏林迎来了一阵难以名状的惶恐。
几乎所有人都第一时间联想到,七年战争期间,腓特烈大帝所面临的困局。
好在,维也纳方面还算稳定,但这并不足以改变实力的天平。
弹幕:然后德国就面临两次东西夹击
弹幕:两线作战
于是,德国人很自然地回想起了,一个古老的同盟——英普同盟。
大唐。
“七年战争?”李世民对这个战争很好奇,是打了七年吗?
底下的一众文官武将也是很好奇。
还有那个腓特烈大帝,他是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正是这个同盟,帮腓特烈大帝,顶住了多线作战的压力。
或许,它能再次拯救今天的德国?
弹幕:以德奥的体量,一战能保住英国中立就算赢
但不幸的是,在危急存亡的关头,德国迎来了一位志大才疏的皇帝。
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在位期间力主推进公海舰队计划,带领德国冒进地走进了世界大战,在1918年被迫退位,流亡海外。
“这还是个亡国之君!”
“是啊,明明之前德国那么强大的,怎么就在他手上亡国了。”
“不过他都被迫退位了,怎么还能让他流亡海外?”
百姓们很不理解,不应该直接杀掉,防止他再次复辟吗?
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很不理解。
按照汉人的传统,应该把这个皇帝囚禁在宫殿里,好吃好喝地供起来。
而不按照汉人的传统,也应该把他给弄死啊,怎么能让他就这么流亡海外?
多孤单啊,和家人一起团聚多好。
(尼古拉:?)
弹幕:威廉二世找盟友
弹幕:无敌的威廉
弹幕:噔噔咚!
29岁的年轻德皇,一上台就批准了俾斯麦的辞职申请,并开始按自己的想法自由行事。
皇帝们都很震惊。
这个威廉还真不愧为亡国之君啊。
刚登基,就直接撤换掉了宰相,这是真的不怕朝野动荡,权利不稳啊!
就算那是宰相交给你的辞职申请,那你难道看不出来,这是让你挽留他的吗?
皇帝们反正是看不出来,这个威廉二世,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
总之,是一种脑干缺失的美。
(崇祯:总感觉有人在叫我?)
(魏忠贤: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包括在布尔战争中,发电报挑衅英国;推动海军的舰队计划,并在各种场合不断宣称:德国也需要阳光下的土地。
几乎每一条,都在挑战英国的核心利益。
弹幕:德国慈禧
弹幕:我也要日不落
古人们:想法很好,但你还是先别想了。
夏雨雪也是惊了,难道他真是天才?(古希腊掌管找盟友的神)
这德国有威廉二世,奥匈帝国有约瑟夫一世,然后再加上一个反复横跳,出工不出力的意呆利,想不输都费劲啊。
毫无疑问,威廉二世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外界对德国的看法。
但在国家决策层面上,并不应该过分夸大威廉二世的重要性。
因为德国,毕竟不是一个绝对专制的封建君主国。
大清。
“什么意思?难道说,那个威廉二世没有什么权利?”
“原来是个傀儡皇帝啊,怪不得能享受悠闲的夏日假期。”
雍正突然感觉自己好受多了。
那个威廉二世虽然能享受夏日假期,但是他还能享受亡国套餐啊。
于是,雍正的精神内耗瞬间就被威廉治好了。
挥挥手,再次让太监把地上的奏折捡了起来。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