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碎玉(二合一)
这一箭有多快?只在呼吸之间。
等看到那道乌光,它其实已由二十余丈开外的弓弦之上,飞抵大福舰李承运身前。
纪家军这边也有很多高手,却都不及阻拦,只徒劳地发出一声惊呼,眼睁睁看着那箭要将李承运穿胸而过。
与此同时发出的,还有“铮”的一声琴响。
文笙盯着来箭,弹出了《行船》!
就在距离李承运不过丈许,那枝箭迎面撞上了骤然竖起的屏障。
两下没有发出撞击的声音,但那箭猛然停在了半空,箭身剧烈地震颤起来,泛着寒光的箭尖在气流中一点一点钻磨前行,试图突破这股无形的束缚。
“嗡嗡嗡”,这声音竟然盖过了海面上的喊杀声和文笙的琴声,叫人为之牙酸心颤。
文笙神情凝重,手上未停。
钟天政这一箭蓄力已久,巨大的压力令她额上见汗,几乎承受不住。
《行船》挡得住吗,文笙不是很有把握,索性向旁迈出一步,以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李承运。
若音波的无形屏障破裂,这一箭最先洞穿的将会是她的身体。
这电光石火间的移形换位换来周围数声惊呼。
“小心!”
文笙右手食指连挑三弦,食指抹,中指勾,跟一个半轮。
四指齐动,七根琴弦同时跳跃。
就听着“铮铮”琴声如数十颗玉珠一齐滚落地面,响成一片。
飞来铁箭上附着的强大破坏力被气漩抵消,越来越弱,堪堪在距离文笙尺许处后继乏力,停了下来。
隔着面具和沉沉夜色。看不到此刻钟天政脸上的神情。
但他显是对眼下这情形早有预计,迎着纪家军将士们零星射向他的弩箭,丝毫没有退避闪躲的意思,前一支铁箭刚离弦,回手在腰际箭壶上一抹,就又取了一支搭在弦上。
这一次,他铁箭所向。正是挡在了李承运身前的文笙。
海面上大火熊熊。不过二十余丈,彼此都看得很清楚。
文笙手捧瑶琴,神情肃然。默默望着对方。
钟天政弓拉满月,也在面具后头注视着文笙。
对方的眉眼,口鼻,光洁如美玉雕琢的脖颈。纤细柔软的腰身……
他拉弓的手忍不住有些颤抖。
对面的女子,看上去那么的亲切。她的一颦一笑全都贴合他心意,这世上再也不会有人像她那样,足以叫自己铭记一生,可天意弄人。他们之间最终要像现在这样,深海为堑,遥不可及。
对于《行船》。钟天政早已熟悉到铭心刻骨,他知道。刚才那一箭,文笙硬接下来已经是强弩之未,他这时候只要手一松,必定可以穿透那层屏障,了却一切爱恨,从此尘与尘,土与土。
那年寒兰会上初遇,后来一同进京,他的种种算计,她说“阿政,上天有好生之德,把事情做得太绝多半是要伤人伤己”,秋夜里的山谷他吹箫她睡着,他们在同乐台上琴箫合鸣……
这种种过往在钟天政眼前电闪而过。
彩云易散,美梦易碎,终于要结束了……
纪家军的将士悍不畏死,明知他是谁,还如飞蛾扑火般向上冲,想干扰他,阻止他射出这一箭。
耳畔有似曾相识的胡琴声响起,那是戚琴,一旁船上云鹭飞身跃起,正向着他扑来,而元恺那边,王十三也意识到不妙,虚晃一招甩脱了王五、王六的纠缠,想要赶上来插一脚。
钟天政微一抿唇,稳住了拉弓的手,而后松开了手指。
这一支箭论声势有可能不及前者,但它自一离弦就带着一种奇异的震动。
众人眼见前头那支箭还未完全卸尽力道,又一道乌光由那鬼公子弦上发出,齐齐惊呼一声。
一瞬间不知有多少人暗叫一句“不好”,冲在最前的云鹭、王十三当先做出反应。
两人一抬手,就将兵刃掷出来,这时候,哪还顾得伤敌,先救自己人要紧。
但叫他们心中一寒的是,那支箭中途遇上《行船》的阻碍,突然变换了角度,在动荡气流中竟似灵蛇摆尾,扭曲了一下。
“噗”的一声轻响,它不但避开了直直飞过去的两把钢刀,还戳破了无形屏障,当胸向着文笙而去。
相较数月前,钟天政身手变得更强,应对起《行船》来,也更有把握了。
太快了,站在文笙身后,被她以身体保护起来的李承运好歹在被俘前能上得马,拉得弓,可面对钟天政接连射出的两箭,他心里知道该闪避,该将文笙推出去躲过这致命一击,手上却反应不及。
铁箭离弦,钟天政不禁闭了闭眼。
在他的感觉中,时间突然变得很慢。
听箭簇的声音,好像十分顺利。
不,是太顺利了,文笙在那层屏障碎裂之后,竟然放弃了《行船》。
陌生的曲调乍然响起,这是什么?
也是《希声谱》么,为什么他从来……不,他听过,《希声谱》里的一首,一直不知是何用途,因为曲调与《捣衣》和《探花》隐隐有相通之处,他将几首曲谱都交给了胡良弼,叫他拿着和谭瑶华的感悟相互参照。
顾文笙出人意料地逃了,临走前,她还杀死了胡良弼,这一首《希声谱》自然也就落到了她手里。
自己一下子没有听出来,是因为这首曲子此刻只迸出几个音来,并且曲调听起来尤为高亢。
钟天政不由自感伤中猛地回神,心中泛起一阵寒意:她要做什么?
文笙要做什么?
钟天政没有听错,她正是要弹这首从未显示力量于人前的《希声谱》。
数月前在小青山,王十三曾经问她:“你弹的这曲子有什么作用?我怎么没觉着开心呢?”
文笙回答:“它还没到发挥作用的时候。”
这是真话,这一曲名为《碎玉》,到它派上用场的时候。就意味着千钧一发,弹它的乐师愿意倾尽所有,以命相搏。
丈夫处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放弃《行船》之后,夺命铁箭向着她直直而来,两丈。一丈。五尺……
锐风袭至,她预先感觉到了锋芒的寒意。
就在此时,文笙右手五指齐动。这是她第一次以禁指碰触琴弦,古琴在她怀中发出一声高亢的悲鸣,七弦齐断!
一股白色气浪自文笙的手上喷涌而出,铁箭堪堪飞临至她胸前尺许。与这股浓郁的气浪迎面撞上,竟然随之四分五裂。碎成数十上百段,消散于空中。
众目睽睽之下,就见那股气浪犹未善罢甘休,以一种绝然的势头冲向了始作俑者。
这比铁箭飞来可快多了。
钟天政全然没有防备。只来得及将弓一举,做了个抵御的姿势,便被那气浪迎面撞了个正着。
任你再高的武功也没用。他被撞得仰面倒飞出去,直直穿过了船尾的火海。“砰”的一声落入海中,溅起冲天水花。
四下里为之静了一静。
王十三当先反应过来,好机会!
“上,抓住鬼公子!”
可是这时候身后却没有人响应他。
王十三落到海中一块船板上,回头望去,只见古琴自文笙怀里脱落,直直向着船头砸去,文笙身子一软,向后摔倒。
后头的李承运一把抱住了她。
怎么了这是?所有人脑袋里都闪过一念:同归于尽!
王十三站在那块浮浮沉沉的船板上,一时不由地呆住,顾文笙看上去情况很不好,她不会就这么死了吧?
文笙和鬼公子的对决,竟是这么一个结果。
元恺那里和纪家军众人很快回过神来。
钟天政受这一击,到底死了没有?大家都不清楚。
即使如王十三和云鹭也知道,天这么黑,周围这么乱,人坠入海中,短时间内想找到他,除掉这祸害怕是比登天还难。
而文笙这边,李承运手有些发颤,去探她鼻息,好半天才松了口气,不顾周围乱成一团,抬头叫道:“有大夫没有?有没有大夫跟来?”
李曹连声道:“有,有!”
他真是庆幸此次来时,怕程国公有个好歹,把穆老神医给捎上了。
穆大夫、戚琴、云鹭一齐围了上去。
李曹见后头东夷人的战船几乎要咬上己方船尾了,哪里还有心情纠缠,向着元恺等人那边一伸手:“火箭开路,冲出去!”
元恺那边亲眼见着钟天政被打落海里,生死不知,更加不愿恋战,被纪家军这边一冲,登时向四下散开。
李曹的坐船一马当先,率领船队杀出重围。
后头东夷船队和元恺等人会合,大约需要交涉一番,确认身份,停下来没有继续追击。
如此过了大约有一刻钟,后船报告:海面上已经看不到对方船队,大家成功摆脱敌人,应该是安全了。
李曹下令往离水方向回航。
这一趟众人前往白州于泉港,虽是大功告成,顺利救出了程国公李承运,所有战船上都异常安静,纪家军将士们在等待着文笙的救治结果。
这么久了,虽有穆老大夫亲自医治,文笙竟还没有醒过来的迹象。
李曹早将船并过去,上了大福舰。
这艘船是冰刹岛的家底,海盗们用过,为了装得像那么回事,船上还遗留了很多乱七八糟的布置摆设。
穆大夫正在舱里救治病人,边上只留了戚琴一位老人家帮忙,其他的人包括李承运在内都被赶到了船头。
气氛太过凝重,哪怕嘴贱如王十三,也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
云鹭忧心忡忡,嘴上安慰众人道:“成巢大火突围的时候,顾姑娘也是受了很重的内伤,便是由穆老大夫给治好的,穆老医术如神,这次应该也无大碍。”
李曹叹道:“但愿如此吧。”
本来这时候他们应该和程国公混个脸熟,拉近一下感情,可文笙生死未卜,谁都没有这个心情。
尤其李承运,文笙是为他挡的灾,一个姑娘家,以身体挡住了自己,倒在他怀里,他这会儿心里跟油煎了一样,别提多么难熬。
足足又过了半个多时辰,穆大夫才自船舱里出来。
大家先看他脸色,他沉着脸,看不出悲喜来。
王十三心道这个墨迹,死活给个痛快吧,先开口问道:“怎么样,还有救没有?”
这话一出,旁边好几个人都听着别扭,若不是看在他刚立了大功份上,只怕会收获好多白眼。
穆大夫摇了摇头,众人心中一沉,就听着他道:“叫她好好睡上一觉,后天差不多能醒。”
大家齐齐松了口气,可穆大夫又道:“她这伤很麻烦,那一下,好像是将身体的所有生机潜能全都激发出去了,以后不要说做为乐师弹琴了,能勉强活下来都是好的。纵是好生将养,我也只能保证她一到两月,两月之后,她身体怕是会迅速衰败下去。”
众人脸上变色,李承运问了一句:“可还有别的办法吗?”
穆大夫犹豫了一下:“那各位只有另请高明了。”
穆大夫的好生将养不是随便说说,他点名要了很多珍贵的药材,用来给文笙配药进补。
海上什么都缺,出来之前他准备了一些,这会儿可以用来应应急,其糨的只能等回到离水再说。
文笙醒来已经是第三天的中午,船队早顺利返回了离水,她躺在将军府的客房里,房间经过了精心布置,边上有好几个丫鬟守着。
文笙适应了好一会儿才能坐起身。
穆大夫来看过她情况,安慰她别担心,只要照常服药,就可以很快恢复,只是以后都不能弹琴了。
文笙很平静地接受了现实。
在她想来能活着,已经是万幸,既名《碎玉》,不付出代价怎么可能?
以后就算做不了乐师,她有手有脚,有头脑可以思考,这就够了,她也可以好好活下去。
大约是因为她身体底子很好,经此劫难,也不过两天就基本上恢复如常。
这段时间,钟天政没了消息,但奉京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建昭帝驾崩,大行之前留下圣旨,传位于皇长孙,谭皇后听政,大皇子监国。
这同众人之前预计的差不多,其实建昭帝久未露面,有传言称他人其实早就没了,朝廷秘不发丧,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机会。(未完待续)
ps:谢谢投了粉红的同学:kryd,与梦平行_fay(2),用不着。
还有木头大头打赏了平安符,mua
中秋快乐!
还有,不虐,真的,相信我。
名书楼,为您提供精彩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