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祁贵女

419.品茗

419.品茗

艾儿充满孩子气的一声称呼逗笑了两个可以称作是“严谨”的女子,按照辈分,艾儿的称呼的确没有错,梁乐瑾和梁乐祥一样是他的堂叔。只是两个孩子年纪太小,艾儿并不能理解辈分的差异,他这声叔叔,却是学着蓝锦甯说的。

太子妃和锦甯都明白这一点,因而才觉得好笑。

看着母妃和堂婶的笑容,小小的艾儿似乎也被感染了,脸上荡漾着大大的笑容,煞是可爱。

乐瑾是家里的混世小魔王,平时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何况蓝锦甯又素来疼爱他,眨了眨肖似靖王爷的眼睛,仔细看了看身边的小伙伴,才对艾儿道:“我见过你哦”

“真的吗?”艾儿好奇的看看他,“可是我没见过你啊”

“那时候你还小点,才这么大”乐瑾一副大人模样,伸出手比了个小婴儿的大小,老气横秋的说道:“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哦”

“哦,”艾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瑾叔叔真厉害”

蓝锦甯才直起的腰顿时又笑完了下去,这两孩子实在太可乐了要不怎么说小孩子就是家里的开心果呢?就他们这样的,让人不开心都难啊

太子妃也是笑的眼泪的迸了出来,她从没见过自家小宝贝这么可爱的模样。很显然,梁乐瑾是学着大人的口气在说话,而她的艾儿则是一点也没发觉自己被忽悠了,竟然还闪着星星眼十分崇拜的看着对方。

艾儿被教的很好,被没有那种被宠坏的气息。乐瑾虽然淘气,却也很懂事,并不会无理取闹。两个先天早熟年龄又相当的孩子很容易就玩到一块去了,你来我往的很是热闹。

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总是最纯粹的,因为互相喜欢而在一起玩耍,并不会有任何利益上的牵扯。

艾儿有了玩伴,太子妃也就把目光移开了。她相信锦甯的丫鬟不会让两个小孩子磕碰到,毕竟这里面有他们家的小公子在。她慢慢找着话题和锦甯闲聊,一边沐浴阳光,突然感觉很惬意。虽然彼此都知道太子的来意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拜访,但两个女人极有默契的避开了这一块,都没有任何提及。

男人的事情就让男人去解决,她们女人只要聊得来就能成为朋友。太子妃一向觉得蓝锦甯是个让人感觉很舒服的女子,一开始是如此,如今也是如此。

在她面前很容易放松,忘掉那些困扰,听着她清越的说话声,心慢慢就静了下来。

这厢相处的十分和谐,在书房里的太子与梁乐祥也并没有剑拔弩弓。

书房里有许多书籍,他们这样的人家多半家里都会有一些珍藏。这满朝的权贵,哪怕是大字不识一个,同样也会在自家书房里置办上一个满满的书架。都说穷文富武,可大梁并不是东盛那样不重文治重视武功的国家,在大方向上,宸帝还是倾向于文治。

帝王的想法影响吵成,朝堂的风向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所以大梁哪怕是普通百姓,都认为能识字的都是有本事有身份地位的人,且对此颇为推崇——读书人有几个名满天下,可能够脱颖而出的都将成为那些书生们的楷模,并以此为鉴,更加努力的读书,以待日后考取功名。在这种条件之下,富贵人家家里若是没有基本拿得出手的藏书,就会显得格外的低俗似的。

太子从小就接触各类四书五经,可以算得上是博闻广记,阅历丰富。当然,他得阅历多半都局限于书本,并没有真正走出去过。不过他对这方面还算是有天赋的,从小就得到前太子太傅王东林的夸奖,说他“聪慧过人,思敏于捷”。

王东林即是锦甯的母亲,中书令王大人的父亲。这位老先生自幼饱读诗书,胸中自有沟渠,对于谗上媚下那一套很是反感。他欣赏有气节的读书人,也喜欢真正的才子,也正是因为有他的欣赏,王氏作为王家的嫡出女儿,才会“下嫁”蓝正杰这个蓝家的庶子。事实证明王老先生的眼光果然很好,一眼就看出蓝正杰比他岳父更像他的儿子。

当年为太子太傅的时候,王老先生是相当严厉的一位老师。受过他教育的诸位皇子们多半对这位是恨得咬牙切齿的,没少在他手上吃过苦头。就是太子,也被颤巍巍的王老太傅打过手板子,而且打的还不是侍读,那种痛楚,太子殿下只怕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在这种心态之下,皇子们的学习态度可想而知。王老太傅也同样很不待见皇子学生们,也因此,皇子们想从王老太傅口中听见溢美之词,几乎是不可能的。

太子能有此评价,可想而知这位的天分如何。尽管他对读书也算不上热衷,但比起他得兄弟们来,绝对说的上是脱颖而出。

在六皇子出生之前,他得这份聪慧很是被肯定。

当然,在带着记忆出生的苦逼六皇子出现之时,太子殿下的年纪已经不小了,王老太傅也已经彻底退休。他不用再跟弟弟们挤在御书房里学四书五经,而是转战到御书房向宸帝学习中宫之道,王老太傅也很遗憾的没能教上一个可能会让他感到无比欣慰的皇子学生,太子是没有机会和自己的六皇弟在这位跟前较劲的。

总的说来,填鸭式教育下的太子殿下,学识还是很丰富的。但当他的目光在梁乐祥书房的书架上一溜而过时,却有种讶异之感。

因为王老太傅很喜欢让自己的学生看书,所以太子爷也算得上是博览群书。但他看的书籍,大部分都是经史之类的,而这书架之上,却至少有七成的书籍,都是人物传记,风光图鉴等等“闲书”。随便抽出一两本翻了翻,发觉都有长期翻看的痕迹,而不是拿来摆样子的。

倒是仅有的几本“正经书”,却多半是幼儿启蒙用的,书面有些泛黄,书页却大都平整崭新。问过一旁陪同的堂弟,才知道都是牙牙学语时,靖王爷给梁乐祥找来识字用的书本。

太子殿下放下手中翻的《大将军传》,回头对梁乐祥笑道:“看不出来,原来你喜欢看这些书啊”印象中的堂弟寡言少语,嫌少有出口成章的时候,一点都不像是读书人。

阿常笑起来:“哪里是我看的,这些都是甯儿平日里解闷用的。”

“弟妹看的?”太子爷有些诧异,又了然道:“从前听说蓝大人的千金是个小才女,孤……我还不信,如今倒是信了。单单是这些书,就瞧得出来弟妹有多么博闻广记了。”

“太子殿下太夸奖了,”梁乐祥露出一口闪亮雪白的牙,想着蓝锦甯看书时的模样,温柔的道:“她就是个懒人,哪里有那么好学。才女什么的都是旁人的夸赞之词,当不得真。”

懒人?若是有那样的懒人,他倒是想见识见识。太子哑然失笑,并不以为意。他以为梁乐祥不过是替锦甯谦虚,殊不知,他说的原本就是事实。

一开始蓝锦甯看书,是为了讨蓝正杰的喜欢。而后则是习惯了,一天没摸摸书本就觉得手痒痒。再后来,是发觉不论是琴棋书画亦或者女红,都不如读书来的轻松写意。手捧一册书卷,泡上一壶香茗,慢慢的翻看,通常这时候,哪怕是最闹腾的婢女都不会来打扰。这样的清闲自在,这样的悠然,又不会被人说成是懒惰,对她这个又慵懒又要顾忌家人面子的人来说,实在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

太子殿下笑了笑,也不继续夸奖。说实话,这些都是闲书罢了,读不出什么名堂,也就是拿来打发打发时间。女子相比起男子来,空闲更多,能有这样一个喜好,一点也不让人觉得有多奇怪。他也只是随口那么一说,缓解一下气氛罢了。

“殿下请用茶。”文竹端了茶水进来,布在一边的茶几上,便退了出去。梁乐祥和太子一人一边坐下,一边品茗,一边叙话。

“这是银针毛尖?”太子看了看抛开的茶叶,根根竖立在杯中,不禁一怔:“味道似乎有些不同。”

“是毛尖,不过不是什么银针。我岳父喜爱喝茶,锦甯又不喜欢外边茶叶的味道,便在家中自制了一些。”阿常闻言也喝了一口,随口答道。他不是热衷于这些风花雪月的东西的人,对于茶道也没什么了解。这茶叶是锦甯的庄子上送来的,据说是自家炒制的。蓝锦甯不喜欢喝茶,可是蓝正杰喜欢,多半是为了孝顺她爹才特意弄得。外头卖的茶叶都是茶砖敲开,工艺并不怎么纯属,泡出来的口感自然有些差异。

“自制的?”太子惊讶了,他知道蓝锦甯似乎会许多事物,但没想到她连怎么做茶叶都知道,不禁叹道:“弟妹真是能干……”

“她也就是对家人上心些。”阿常笑了笑,道。

“这就很难得了。”太子摇摇头:“弟妹这样的好女子不多见。”

“是。”

“对了,乐祥,听说你前儿带着弟妹去岳家住了几天?”太子摩挲着茶杯,状似不经意的问道。